無論是在江西省軍區,還是在武警部隊,公安機關,無論是戰士、班長、參謀長、還是武警總隊長、公安廳長,丁鑫發都始終“要求把工作做到最好”,他曾對一家中央媒體說:“要做就做最好!”當武警總隊長時,全國武警部隊剛剛初創,丁鑫發和他的戰友把江西武警部隊建設得令人刮目相看,在江西公安廳擔任主要領導的10年間,他提出幾年內進入全國公安先進行列,幾年後,這個目標實現了。每到一個地方,他總能勇於進取,開拓創新,不甘落後,都要打開新局麵,幹出一番事業。2001年春天,丁鑫發受命擔任江西省檢察院黨組書記。同年6月,他當選為江西省檢察院檢察長。一上任,他就鮮明提出了三年內跨入全國先進檢察機關行列的目標。丁鑫發曾說:“我是2001年初,到檢察院工作的,為了調動全體幹警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當時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和我們黨組成員一道,研究決定,提出了全麵振興江西檢察事業,力爭三年內跨入全國檢察機關先進行業的奮鬥目標,並且製定了兩手抓,抓兩頭的工作思路,就是一手抓檢察隊伍建設,一手抓檢察業務工作,一頭抓領導班子和機關建設,一頭抓基層建設和基礎工作,做到兩手抓,兩手硬,同時在全省檢察機關實行目標管理責任製和末位檢討製,每年年終到要進行考評,我們一共12個市分院,考評成績前5名的,要給檢察院集體和檢察長個人給予獎勵,考評最後一名的,要進行末位檢討,這樣獎懲嚴明,很快就調動了全省各級檢察機關,幹警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大家都為了全麵振興江西檢察事業這個奮鬥目標,努力學習,努力工作,努力奮鬥。全省檢察機關、全體檢察幹警精神麵貌發生了深刻的變化,爭當上遊,勇於進取,出現了蓬勃發展的良好局麵,多項工作都走在兄弟省市檢察院的前列。”
盡管十六、七歲就參軍,但丁鑫發一直沒有中斷過學習,熟悉他的人告訴我們說他是一位“學習型”的領導。丁鑫發曾經作過自我介紹:“我2001年參加了我們江西省委黨校,在職法律研究班的學習,當時學校的領導告訴我,我是省委黨校年齡最大,職務最高的學員,是兩個突破。我為什麼來學習呢,我講了這麼幾個意思,第一,我這個學習不是為了文憑,第二個,也不是為了提升作用,我學習的目的,主要是為了增強知識,更新知識,為了多學一些法律知識,來提高自己的法律水平,更好的履行檢察長的職責,更好的為人民服務。第二個目的就是為年輕人帶一個好頭,起一個促進作用。”
丁鑫發辦公室的背後是他自己擬的八句詩句,第一句就是“終生不敢離書山”,表達了他對知識的強烈渴求。“他勤於學習,也善於學習,讓身邊工作人員深受感染。走出去,請進來,是丁鑫發所倡導的學習途徑的一種。丁鑫發有一個習慣,就是隻要一有時間就往基層跑,深入基層院,深入辦案一線,深入到幹警中,他認為這也是一種學習的渠道。”
丁鑫發曾說:“我在人民解放軍和武警部隊,服了31年,其中在基層部隊工作了10年,在機關工作了11年,然後在省軍區,在武警部隊又工作了10年,所以長期的軍旅生涯使我得到了很好的鍛煉,我深深感到有一個問題是非常重要的,就是我們部隊要打勝仗就要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就是在部隊做一個指揮員,還要深入的了解這個敵情,了解我們自己的情況,製定正確的作案方針和策略,以及戰略戰術,這樣才能指揮部隊打好仗,打勝仗,才能打得贏。那我們在地方當領導幹部,也要知己知彼,掌握真實情況,對某個問題有真知灼見,心中有數,我們才能及時果斷的作出決策,這個決策才能正確有效。”
因此,丁鑫發主張“靠前指揮”,既但指揮員,又當戰鬥員。丁鑫發曾擔任省院立案偵查的六個有影響、有震動的大要案專案組的組長。有人甚至說丁檢察長是個“工作狂”。他的工作日程表上總是排得滿滿的,他每天的休息時間很少,以致連檢察長辦公室的年輕人有時甚至跟不上他的快節奏。丁曾經主張“辦公室無抽屜化”:當天的文件當天處理,文件不過夜,隨到隨審,隨審隨簽。對此,他的解釋是:“要隻爭朝夕,提高工作效率,這是在各個方麵體現出來的,其中有一點,就是對下麵請示報告的問題,我們要盡快的作出答複,行還是不行,應該怎麼樣,不應該怎麼樣,不應該久拖不決,更不應該石沉大海,不要把請示報告,放在我們的辦公桌上,放在我們的抽屜裏,一壓就好幾天,甚至十幾天,這樣的工作作風是不可取的,這樣的工作作風就不可能有很高的效率,因此我就提倡這個辦公室不要搞抽屜。”據悉,很多事丁鑫發任檢察長期總是事必躬親,親力親為,一些重要的文件或講話,秘書很少為他代筆,一般都是他擬定提綱或親自起草,有媒體記者看過一些他起草或修改的文件,上麵滿確實是密密麻麻的修改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