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這也可以看作是楊秀珠開始努力向上爬的開始。因為楊秀珠不能生育,她和丈夫李某抱養了一個女兒,取名李瑩。大概在女兒10歲的時候,楊秀珠一個人帶著女兒離開了李某,此後李瑩再也沒有看望過父親。
楊在1979年與丈夫分居但未正式辦離離異手續期間,就不甘寂寞,同許多男人談了又分,分了又談。最後竟演繹出了柳浪聞鶯野合的桃色故事。柳浪聞鶯公園地處西湖東南隅湖岸,占地約二十一公頃。她的前身,是南宋禦花園聚景園,其範圍南起杭州舊城清波門外,北至湧金門下,東倚城垣,西臨西湖水麵,而且還包括了接近湖岸的若幹洲渚如柳洲,水心寺基(小瀛洲前身)等。這裏是當年帝王享受的禦花園,現已演變為普通老百姓的大樂園。事實上,柳浪聞鶯的美不僅在白天,夜色中更是讓遊人如癡如醉,並成為許多青年男女約會的最佳地點之一。
當然,在這裏相會的青年男女中,有真情相約的,也有烏七八糟胡搞的,其中,就包括現已外逃的女巨貪楊秀珠。有證據可查的是,在她擔任溫州某區某部門副職時,出差杭州。有天晚上,在柳浪聞鶯公園與一男子胡搞時,當場被杭州某派出所的民警抓獲。在派出所裏的楊秀珠,倒也老實,交代出了自己溫州某機關幹部的真實身份。派出所次日打電話給溫州某機關,該機關領導證實楊秀珠確係本單位幹部,而且是個副手。單位領導幫助說了不少好話,還說楊秀珠是個單身女人(其實未辦理離異手續但已分居),正在談戀愛。派出所也隻得給了麵子,放她回溫州了事。
楊秀珠的人品問題在溫州有許多傳說,而且有鼻子有眼。於是,她要想成個家也不太容易。後來,終於有一位醫生與她談得差不多了,兩人準備結婚,並且還裝修好了新房,置辦了新婚用品。但朋友們苦勸他:“你要是和楊秀珠結婚,這輩子就算完了!”該醫生猶豫再三,最後還是決定放棄與楊結合的榮華富貴,另覓良家女子成婚。聽到被拋棄的消息,楊秀珠氣得半死,從此,再也未與人談過婚事。從溫州到杭州,一直做她的孤家寡人。
3、文盲臉:曾經因假文憑問題被溫州市紀委調查
一個文革期間初中畢業的造反派小混混,要想在官場上越爬越高,顯然是不太容易的。但楊秀珠的本事就是識時務,能順應時事。時代需要什麼本事,她就能表現出什麼本事。文革結束後,國家百廢待業,急需重用一批有文化、有專業的人才。按理說,楊秀珠一個賣饅頭的小混混,已經是不符合時代要求了。但她有她的辦法。經過不知怎麼一折騰,身為溫州市規劃局副局長的楊秀珠的人事檔案裏,竟然出現了溫州師範學院的大學文憑,並由此成為組織部門重用的對象之一。此事引起了許多正義人事的強烈不滿。
1988年,有人向紀檢機關舉報了楊秀珠偽造文憑欺騙組織的事。溫州市紀委派出調查組專門到溫州師院中文係進行了調查,並找到了相關資料。調查發現,這文憑倒不是什麼不法商人胡亂炮製的,而是真兒八經的溫州師院發放的。可是,當時規劃局的同誌都清楚,楊秀珠沒有在溫州師院讀書過呀?據溫州師院反映,該校的確辦過一個培訓班,可以搞個文憑。但紀委的調查卻證實,與楊秀珠一起上這個培訓班的其他學員,都規規矩矩地按時上學。而楊秀珠呢?隻在晚上出現過幾次,其他學員對她幾乎沒有什麼印象。可是發放憑時,卻仍有她的份。調查組的同誌很認真,認為既然是拿文憑,應該有一個學年一個學年的學習經曆,她楊秀珠隻去過幾個晚上就可以拿文憑,這豈不是假冒偽劣麼?調查結論上報紀委常委會後,常委會上討論頗激烈,因當時沒有相應的紀律條規,一時拿不出什麼處理辦法。最後,問題上報到溫州市委,有關領導發話說:“文憑雖有問題,但紀委不必專門當作一個問題來查處了。況且她工作這麼多年,早已達到與該學曆相應的水平也了。”此事遂不了了之。
令人氣憤的是,溫州師院的文憑不但沒有難倒楊,反而進一步鼓動了她搞到更硬更有牌頭的文憑的決心。後來,她的檔案裏就不僅是師院中文係的文憑了,同濟大學的牌子使她身價倍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