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信息公司一般都沒有掌握全部的信息技術,所以經常需要合作“接源代碼”來接業務,而信息化公司之間的技貿合同是免稅的。換句話說,頭頂環科院的招牌,張琰就可以把以環茂名義接納的項目轉包給弘申公司,獲取暴利。
2006年,張琰中標省環境監測中心站環境自動監測與信息管理係統項目。而當時參加投標的另外兩家公司還在未投標時就被弘申公司的工作人員告知:你們不用來了,此標非“弘申”莫屬。
如此霸氣的張琰自然不會忘了她身後的“霸王”戴備軍。當年10月31日,在戴備軍57歲生日那天,她買了一瓶印度神油作為特別禮物送給情人,讓一直因為糖尿病誘發的陽痿而苦惱的戴備軍得以再展雄風。滿足了情人精神和生理上的需求,物質上也不能落下。不久,張琰就以弘申公司的名義虛構了一筆廣告業務,送了30萬元給開廣告公司的戴備軍女婿。第二年,又以這種方式陸陸續續送了49萬給戴備軍。
其實,據戴備軍案發後交代,和她有關係的女人有幾個,但他最喜歡的還是張琰。不僅是在他生病的時候張琰照顧在側的這份情誼,最關鍵的是張琰和他分紅提成,而且張琰“高幹兒媳”的身份也注定了張琰不會像別的女人那樣粘著他,讓他感到很安全。在利益同盟的驅動下,戴備軍以他的“鐵腕”在浙江刮起一股治汙風暴的同時,也助力情人在環保領域刮起了“壟斷”風暴……
利益結盟瘋狂斂財,花自飄零水自流
2006年11月,省環保局在全省推廣汙染源在線自動監控項目。在戴備軍的授意下,下達了浙環函[2006]297號《關於推薦全省汙染源自動監控係統主要儀器設備名錄(第一批)的通知》。而文中被推薦的所有產品均來自浙江弘申和浙江環茂兩家公司,《通知》同時明確“設備購置經費由縣市環保局向企業收取,由省裏統一購買並給予一定補貼”,對未按要求的,“省局不予補貼,同時暫停安排所在縣的其他環保專項補助資金”。
為了讓這個方案得以順利施行,在全省環保局長會議期間,戴備軍還帶著張琰在會議住地,進出各地環保局局長房間,進行業務推介。然而,這樣利用行政手段強行推銷的方式還是招來了反對。有一個地市的環保局抵製了這種推薦,沒有全部采用弘申和環茂公司的產品。這惹得戴備軍勃然大怒,後來還在大會上質問當地環保局的負責人:“你們不想按照省局的規定執行,不想被省局統一管理信息,是不是背後有自己的利益?是不是要省局紀檢組好好查查有沒有經濟問題?”
這一下鬧得那個領導麵紅耳赤,不敢吭聲。不久,為了檢查各地汙染源企業自動監測的使用情況,戴備軍特地帶著張琰到各地檢查工作。得知張琰就是弘申公司的老板,一看兩人出雙入對的樣子,明眼人一下就明白了是怎麼回事,再也不當戴備軍的麵去頂這個茬了。
張琰頻繁跟隨戴備軍出行考察的反常舉動引起了家人的注意,婆婆當著兒子的麵提醒她要注意影響,可張琰反倒做出一副被冤枉受委屈的的樣子:“企業用了我們公司的設備,去看看運行和維護情況這不過分吧。如果鄭傑有意見,我倒是希望你能替我挑起這些擔子,讓我也過點清閑日子。”幾句話頂得老公一張紅臉,婆婆也無話可說。
截至2007年年底,全省1452家汙染源企業,大都安裝使用了弘申和環茂兩家公司銷售的自動監控儀器和設備。而弘申公司則幾乎壟斷了浙江“環保係統信息化工程”三年的訂單。在戴備軍擔任環保局長的4年間,弘申中標的環保工程共22項,中標資金從16.9萬到1986萬不等。單單2007年,弘申公司的銷售收入就高達8562萬元,利潤增長率達到驚人的711%,弘申公司也因此榮膺“2008年浙商最具投資價值企業榜單”榜首,張琰本人也大出風頭。2007年11月,被譽為杭州IT美女的張琰作為中國企業界的唯一代表,參加由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派遣的中國青年代表團訪問日本。
和張琰一樣,這邊戴備軍也為自己強力治汙而居功自傲。他把自己平常的講話稿整理出書,還在新浪網開了博客大肆鼓吹其功績。2008年1月,59歲的戴備軍卸任環保局局長,被選舉為政協第十屆浙江省委員會常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主任。就在他暗自揣測可以“安全地”功成身退的時候,民間關於他的舉報卻在如火如荼地進行。
2008年7月5日,《方圓法治》雜誌在全國媒體中率先發表了《浙江環保市場,何方一“紙”遮天》的報道,披露了戴備軍連續下發以產品推薦為名的紅頭文件實施市場壟斷的事件。一個月後,《中國青年報》又發表了此事件的深度調查報告,隨後,新華網、人民網相繼發表了言辭犀利的評論,引起了廣泛的社會反響,尤其得到了浙江紀檢部門的高度重視,旋即開始立案調查戴備軍的違紀違法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