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章 項梁遠慮(1 / 2)

也許,曹無咎的想法是對的,秦朝統一六國後,貨幣一統,文字一統,六國百姓的民心也在一統,到底能否複興楚國,重振項氏族威已經遙不可及,可如何才能立足於秦朝,臥薪嚐膽,韜光養晦,養精蓄銳,靜待時機,這才是眼下最重要的。

項梁回身看著四周,如此熟悉的老宅,如果真的離開下相,離開江北,自己心中著實不舍,可為了項家這些年的誌向,為了項家的未來,項梁不得不下定決心。

走回到前院,夜風襲過,項梁感覺到渾身的汗毛都豎起來了,他走回到自己的屋內,將房門關閉,這才坐回到書案前,看著桌子上的一張羊皮,如果真的要遷家會稽,自己必須召回項伯,讓他隨自己一起南下。

也許是寫的太投入了,不知何時,項聲已悄然來到自己身旁,此時項梁的信也寫的差不多了,項聲見項梁抬頭,不由問道:“信很重要嗎?用不用我找項它送出去?”

項梁微微搖頭,這件事,不能讓項它去,如果項它去,項伯會誤以為自己對這件事不重視,他這些年一直生活在下邳,已經有了穩定的生活,項梁很擔心,項伯會因此懶惰下去,不思進取,不思複仇,如此想著,一個人的名字浮現在項梁腦中:項莊!

項梁再次提筆,將剩下的幾個字寫完,這才用嘴輕輕的吹氣,把墨汁吹幹,看著羊皮上已經寫好的一封信,項梁重新讀了一遍,感覺沒有問題,用一個布兜將它裝好,這才緩身起來,活動一下//身子,問道:“羽兒和莊兒都睡了嗎?”

“龍且和季布走後,他們就各自回房了,此刻應該已經睡了吧。”項聲說的很不肯定,他並沒有從二人居住的別院旁路過,這時項梁卻笑道:“龍且和季布這兩個孩子都不錯,羽兒和他們交友適度,我很滿意,走,陪我出去走走。”

項羽的房間已經熄燈,項梁繞過小路,來到了項莊的院子,院子裏被暗暗的燭光籠罩,屋內很亮,透過窗紙,可以看到,一個人影正在拿著竹簡品讀,項梁滿意的點點頭,這時,一旁的項聲笑道:“莊公子每夜都會讀書到深夜,他很刻苦。”

聽到項聲的誇讚,項梁不由咯咯的笑出聲來,在哥哥的兩個兒子中,他原本把希望都寄托在項羽身上,項莊幼時受過傷,項梁不想讓項莊承擔起家族的重任,可是,當自己請來教書先生的時候,項羽卻不肯用心讀書,以為,習文隻能讓自己學會如何書寫名字,項梁無奈,隻得讓他練劍習武,可項羽依然不安本分,想要做萬人敵,萬人敵,何等的氣魄,項梁認為,羽兒興許是將星轉世,乃親自教習他兵法,督促他習武,可惜,項羽終究不是那塊料,兵法粗通大略,卻不肯深究,到是項莊,每日都會讀些兵法,到是出乎了自己的預料,項梁本想親自教導他,可最近項家的事情太多,自己有心無力,隻得這樣蹉跎著。

。。。。。。

“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恥是男兒,江東子弟多才俊,卷土重來未可知。”曹鳳在馬上反複念著這首詩,這首詩項羽告訴她,是項莊寫的,雖然曹鳳是一屆女流,但曹家畢竟是故楚官宦之後,曹鳳也懂得一些文字。

從這首詩中可以讀出,項莊對未來的憧憬,也使曹鳳對項莊的好感加倍,她可以感受得到,項莊心中對楚國複興的渴望。

但這首詩卻因曹鳳喋喋不休的朗誦,惹來了父親曹無咎的詢問:“這首詩是誰寫的?我怎麼沒聽過?”

曹無咎笑著來到女兒的身旁,在馬上輕拍女兒的腦袋,又道:“不過,這首詩大氣滂沱,大有東山再起之勢,隻中間多了幾分滄桑,幾分惋惜。”

“這是為什麼?”曹鳳疑惑的看向父親。

曹無咎似乎沒有注意到女兒的反問,他也在反複讀著這首詩,勝敗無常,能忍辱之人,必會東山再起,能靜觀時局,韜光養晦,定會風卷殘雲,有氣吞山河之勢,而已看重江東,圖謀發展之舉,尋求日後卷土重來,這不正是今晚,自己推薦給項梁的退路嗎?

這麼多年,自己沒有因為項家的沒落而疏遠項梁,曹無咎自認為,對項家也算是仁至義盡了,至於今後的路,他們會如何走,就要看他們自己的了,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自己能做的,也都做了。

如此想著,曹無咎忽然想起了剛剛女兒的疑問,柔聲笑道:“越王勾踐,能夠臥薪嚐膽,不是因為他不能拚死一搏,而是因為他能忍辱偷生,伺機東山再起的野心,而能夠寫出這首詩的人,絕對不是一個平凡的人,我能夠從詩中讀出他對楚國滅亡的不甘。”

“楚國?”曹鳳從父親的言辭中,聽出了他對故楚的懷念和惋惜,她不禁嘟起小//嘴,小聲道:“難道阿爹不想知道,這個作詩的人是誰嗎?”

曹無咎似是看透一切的架勢,朗笑道:“能如此懷念故楚,期望複國的人,除了你梁伯伯,還會有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