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楚王宮,本應該上朝的陳勝此時卻坐在自己的書房內,手裏端著一杯茶,靜靜的凝視著桌案,不知道在想著什麼。
內侍曾多次提醒陳勝,應該去上朝,卻被陳勝斥退,此時,書房內極為安靜,陳勝放下手裏的茶杯,起身在桌案旁踱步,他在衡量項梁投誠的誠意,他在考慮,是否應該答應項梁。
可以說,江東的實力還是很雄厚的,陳勝的確有些動心了,如果和項梁聯手,山東之地,可以一舉拿下,就連僵持已久的滎陽,也可以在短時間內,強行攻破,再由周文,宋留分兵繼進,向關中進兵,何愁秦國不滅?
更重要,從項家送給自己的兵器來看,項家對兵器的儲存應該會很充裕,陳勝覺得,有必要向江東購買一批兵器,已擴充軍需,增加軍隊。
一切的一切,都在引領著陳勝的思路,讓他覺得,與江東聯手,有利無弊,張楚國會變得更加強大,就在這時,一名內侍開門走入,來到陳勝身旁,沒等開口,陳勝已不悅道:“不是說了嘛,今天不出朝!”
內侍嚇得跪了下來,結吧道:“大……王,蔡賜和孔鮒在殿外求見。”
陳勝被打斷思路,雖然不悅,但他並沒有訓斥內侍,此時陳勝把剛剛雜亂的思緒整理一番,走回到桌案旁坐下,令道:“帶他們進來。”
內侍唱諾離去了,殿內再次變得安靜,不久,開門聲響起,蔡賜和孔鮒快步走入,在陳勝麵前行禮:“見過大王。”
陳勝點點頭:“兩位卿家入座吧。”
二人道謝,內侍拿來兩個軟席,放在側首,二人各自入座,這時,一名侍女端來兩杯茶,放在二人麵前的桌案上,行禮離去了,內侍也在這時,走出大殿,把門在外麵關上,殿內出現短暫的安靜。
陳勝最先開口,苦笑道:“項梁想要揮兵北上,寡人認為,這是好事,至少,滎陽一戰有項梁的加入,必然事半功倍。”
說到這,陳勝的目光在二人臉上遊走,想看看二人的表情,但二人此時卻依然默不作聲,也沒有任何驚訝的表情,陳勝自討沒趣,隻得繼續說道:“寡人決定,答應項梁的請求,讓他們向北進兵。”
孔鮒本就是為了此事而來,此時見陳勝已有允意,心中大喜,拱手笑道:“大王英明,臣讚成大王的決定。”
聽到孔鮒的誇讚,陳勝不由朗聲大笑,起身道:“既然孔老也絕可行,寡人明日便答應項伯,讓他們即刻出兵北上,與我軍會師滎陽!”
“不可!”蔡賜起身,喝阻陳勝,這時,二人的目光不約而同的看向蔡賜,蔡賜此時已放下手中的茶杯,看著陳勝,沉聲道:“大王,此事不可答應,否則,江東如虎,過江之後,將難以控製,必然傷人!”
“蔡大人此言有些過於謹慎了吧?”孔鮒起身駁斥蔡賜,但蔡賜卻不理會孔鮒,他起身在殿內來回踱步,似乎在整理言辭,不久,蔡賜開口說道:“大王,請聽我一一說來。”
陳勝見蔡賜似乎有很長的話要說,隻得坐回到軟席上,拿起茶水,邊喝邊聽,而一旁的蔡賜也坐回到自己的位置,看著陳勝,朗聲道:“大王,江東兵馬數萬,從他們送來的兵器可以看出,江東在兵器製作上,把關極嚴,刃口鋒利,厚實,精細,做工精良,從這一點上看,江東的野心,儼如他們的兵器一般,鋒利無比,一旦他們過江,必然會壓過我們,時間久了,人心歸於項家,那時,大王將會失去陳郡和泗水郡的民心,一旦民心丟了,大王認為,咱們還能在這裏立住腳嗎?”
說到此,蔡賜故意頓了頓,給陳勝思考的時間,片刻之後,蔡賜繼續說道:“另外,大王自起兵以來,四方響應,萬眾歸心,如此聲勢浩大,鏖戰秦軍,才有今天的陳郡和泗水郡,雖然滎陽一戰,我軍損失慘重,未曾踏入滎陽,但武臣略趙地,周市略魏地,他們各有勝仗,不久的將來,趙地,魏地落入我們手中,秦國將會孤掌難鳴,何能久持?”
蔡賜拿起茶杯,吮一口潤潤喉,繼續說道:“若能用周文出兵走函穀,宋留出兵走武關,隻要踏破秦關,秦國必然大亂,大王那時,揮兵繼進,天下可定,如此明朗的局勢,大王又何需引江東之兵來戰秦軍?若控製不好,反而被江東楚軍占了先機,扶立楚國後裔繼承王位,那時,一山不容二虎,大王必然要與楚軍翻臉,楚民支持楚國王室,又怎麼可能效忠大王,大王失了民心,又遇強敵,怎能久存?望大王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