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忠的話讓嬴政報以苦笑,黃敘的天賦既然是係統都承認的,那肯定不差。
而且一個文武雙全的猛將,可要比一個單純隻會衝鋒陷陣的猛將價值要高得多。
人們常說誰誰誰隻有將才,而無帥才。聽上去好像是在誇人,但實際上,這是在罵那個人隻是一個莽夫,縱有萬夫不當之勇,卻也隻是個沒腦子的憨貨,頭腦簡單、四肢發達。
古往今來,為帥者,無一不是熟讀兵書、深諳兵法之人,他可以不用上戰場殺敵,但他要統籌全局!
儒將,就是這麼來的。
千軍易得,一將難求。
百將易得,一帥難求!
黃敘的未來,嬴政當然充滿了希望。
而且,召喚華佗值不值?
當然值!
中國曆史上的名醫數來數去就是那麼些人,扁鵲、張仲景、華佗、孫思邈、葛洪、李時珍等等……
說起神醫,必有華佗之名!
人稱“外科鼻祖”,麻沸散也就是麻藥的發明人,更有強身健體、延年益壽的五禽戲,華佗此人的價值無疑是極大的。
真正讓嬴政覺得可惜的是,如果要在一年之內,保證召喚出華佗,那麼就需要指定召喚,否則指定類別的話,還不知道會出來什麼人。
但是指定召喚華佗,三倍的戰功代價卻是太大了!!
而此時黃忠的懇求,又讓嬴政左右為難。
他時刻不敢忘記,係統曾經說過,召喚出來的人物都有自己獨立的思想,並非遊戲中的npc,召喚出來就一輩子都是他的人!
如果自己不答應,難保黃忠心裏會不會有什麼其他想法。
而且如果真的將華佗召喚出來,己方早點有這麼一個神醫在,許多事情都會有保障。不說什麼病他都能醫,至少安全性大大增加,有個什麼傷痛也都能找到解決之法。
嬴政心中權衡了一番,最終還是決定答應黃忠的請求。
第一,召喚華佗,肯定是不虧的,他自己本人就絕對值三百戰功!隻是嬴政目前手下沒什麼人,所以如果可以選擇的話,分一下輕重緩急,他也許會延緩召喚華佗的時間。
第二,將華佗召喚出來,將黃敘醫治好。能夠得到黃忠的死忠,“效死力”這三個字可不是說說而已的,嬴政相信黃忠肯定會說到做到,這相當於將黃忠這個猛將死死的綁在自己的戰車上,不用再擔心他會有二心,說白了就是收攏人心的打算。
第三,及早治療黃敘,也可讓他早點恢複,早點成才。萬一拖得久了,傷勢加重,病入骨髓,以後隻能是保住他的命,而不能讓他發揮出應有的作用,那可就相當於虧了一個絕世猛將!這是嬴政不願意見到的。
還有第四個原因,也是嬴政做出這個選擇最重要的原因!
經過之前進攻庚城一戰,嬴政發現這個世界的醫療水平真的有夠差的。
之前強攻庚城,導致兩萬陳軍近乎縮水一半。但實際上在戰場上立刻死亡的隻有不到五千人,剩下還有三四千人是受了傷,但是得不到及時的醫治,或者得不到很好的醫治,傷口惡化感染,導致士兵死亡!
這是什麼概念?人家士兵在戰場上拚死拚活,好不容易活了下來,卻因為傷勢得不到救治,在痛苦中死去,那還不如直接死在戰場上呢!
但是如果把華佗召喚出來,讓他在稷下學宮開設一個醫療班,培訓醫師,讓軍隊中的醫療水平提升上去,這個傷亡率就會大大減弱。
從長遠來看,這是絕對不虧,反而是大賺的!
華佗有醫品,更有醫德,在曆史上也是青史留名。讓他教授醫術,想必不難。
如此種種,再加上黃忠的懇求,嬴政最終決定,答應他,不單單是為了黃忠,也不單單是為了黃敘,更是為了千百萬的將士!
他自己曾經也是個兵,從地球穿越而來的他,真的無法接受士兵在戰場上受傷,而因為傷勢得不到及時救治而死亡的事情。
將黃忠扶起,嬴政正色說道:“漢升放心,隻要戰功足夠,我立刻便將華佗召喚出來!”
黃忠激動不已,當即說道:“有主公這句話,忠雖萬死難以報主公之恩!”
看見他這個樣子,嬴政不得不感歎,怪不得前世那麼多小說裏,主角穿越三國時代,遇到黃忠之後,隻要把他兒子治好了,黃忠立刻就跟著主角走了!
看來黃忠對黃敘,是真的很在乎啊!
而且係統說的沒錯,黃敘是為了減輕黃忠的負擔,想要自學成才,可是一個孩子自己偷偷練功,沒輕沒重的,把自己給傷到了,這種事情也是無法避免的。
黃忠心有愧疚,那是必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