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戰又是死傷數千人,但眾將臉上都有喜悅之色。

對於他們來說,打仗就沒有不死人的,既然上了戰場,就要有所覺悟。

雖然損失了幾千人,但是搞明白了秦軍的打算,那他們隻要駐守玉岩關,便可高枕無憂,沒什麼好怕的!

這自然是值得高興的事情。

但趙秋卻依然眉頭緊皺!

他並非平庸之人,與他的武力相比,更讓吳王看重的,是他的心計、智慧!

當初滅昌國一戰,吳國並非隻是對昌國用兵,同時還在跟雲國、夏國周旋。

趙秋一人率領十萬大軍便將昌國覆滅,雖然昌國並無神將,但能夠用十萬人滅掉一個國家,他的本事,也由此可見一斑!

仔細回憶了一下之前戰場上的情況,趙秋越想越不對勁。

以秦國以往的戰爭來看,他們所思所想,絕對不會這麼簡單!

陳國之戰的戰報,吳國的探子也送到了趙秋手上,趙雲、裴元慶長途襲擊,時機把握之精準,就連他都要拍手稱讚。

而且在那樣的情況下,趙雲還能想到分兵直襲韓、金聯軍大營,又準確預料到梅五、江北風敗退之後逃跑的路線,若非裴元紹年輕氣盛,恐怕兩大神將都要被留下!

僅僅一個趙雲就如此厲害,更別說親自指揮滅鄭之戰的嬴政了。

八年多過去,嬴政在周邊各國之人眼中,早已經不是當初那個七歲的稚齡孩童,而是被無數人稱之為秦國的中興之主!

七歲就敢率軍禦駕親征,雖然沒有親自上戰場,但那膽量也不是一般人可比的。

八年來,秦國在他的治理之下,日漸強大,對於這個七歲登基的君王,西方諸小國之中,沒有人不佩服的!

一個將死之國,愣是在他手中變成如今的大國、強國,嬴政會是傻子嗎?

如果他是傻子,那自己這些人變成什麼了?

所以,趙秋之所以忌憚秦軍,並不僅僅隻是忌憚趙雲、典韋等戰力強大的神將,更加忌憚的是嬴政這個人!

區區數萬兵力,短短五十天之內滅掉鄭國!

張空山當初對於秦國滅鄭之戰的分析早就被各國拿到手。

七計連環,一戰定乾坤,偌大的鄭國頃刻間走上了覆滅的道路!

又逼迫陳王退讓,舉國搬遷。

如此種種手段,怎能讓人小覷?

那麼問題來了,既然嬴政如此厲害,那麼今天這一戰,怎麼會打得這麼草包?!

沒錯,在趙秋看來,今天這一戰,秦軍是真的打得很草包!

想想看,明明你埋伏了兩隻軍隊在旁邊,可卻不讓他們在最合適的時機殺出來,而是在戰鬥剛開始的時候,就讓白馬義從和陷陣營衝出來,生怕別人不知道你有伏兵還是怎麼滴?

打仗呢,不是鬧著玩,你還炫耀一下不成?

趙雲帶兵援助陳國之時,殺入的時機可謂是妙到毫顛,韓、金聯軍撤退的時候就是因為與陳軍鏖戰到一起,所以不好撤,二十萬人隻撤出八萬多,就是這個原因!

如果今日這一戰是他來指揮秦軍,那麼這兩支伏兵至少還要等一段時間,他才會動用。

哪兒有一開始就把底牌亮出來給敵人看的?

當時在戰場上情況緊急,趙秋來不及多想,此刻回到城中,越想就越不對勁。

看著眾人還是一臉喜色,他沉下臉來,喝道:“一群蠢貨,有什麼可高興的?剛才那一戰我們輸了,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