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 十六次連召!(下)(1 / 2)

周瑜、許褚、甘寧、張遼、太史慈、荀攸、徐庶、陳宮、盧植、許劭、司馬徽、鄭玄、童淵!

這十三人,嬴政不是胡亂召喚的,而是經過慎重的考慮、深思熟慮之後才最終決定的。

首先是周瑜,此人戰力不高,但卻是一個和陳慶之、韓信一樣的帥才,東吳大都督的名號可不是吹的。

曆史上率領東吳大軍戰敗曹操的也是他,三國演義裏把赤壁之戰的功勞都給了諸葛亮,那是扯犢子。實際上諸葛亮的功勞也就是促成了孫劉聯盟而已,真正的主心骨還是周瑜!

而且在三國演義中,周瑜變成了一個氣度極其狹小之人,對於諸葛亮那是恨到了骨子裏。

“三氣周瑜”的典故流傳後世,為世人熟知。

但這些嘲笑周瑜氣量狹小的人卻根本不知道,實際上他們才是真正的可笑之人。

用易中天的話來說:人家周瑜年紀輕輕就當了將軍,可謂是事業有成。取了江東有名的美女小喬,那是愛情和事業雙豐收。而且人又長得帥,周郎這個稱號也不是白給的,隻有帥哥才能稱為“郎”。最後,人家還精通音律,懂音樂,正所謂“曲有誤、周郎顧”,人周瑜還是個音樂家!

這麼一個愛情事業雙豐收,而且懂音樂的大帥哥,放到現代社會,那就是一個妥妥的高富帥!

人家用得著去嫉妒別人?別人嫉妒他還差不多!

扯遠了,回歸正題。

周瑜統兵作戰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讓他當一個統帥,統領軍隊獨自作戰,嬴政肯定是放心的。

隨著秦國越來越強大,領地、軍隊逐漸增多,以後麵對的敵人也越加的強大,嬴政不可能每戰都禦駕親征。他即便是想也做不到,分身乏術!

混亂大陸如此之大,敵人不可能隻跟你在一個地方打架,肯定是怎麼有利怎麼來,人家又不傻。

所以,有幾個可以獨當一麵的帥才,是嬴政所必須要有的。

而現在,他手下可以算作能夠獨擋一麵的,實際上隻有白起、韓信、陳慶之和嶽飛四人!

其中白起、韓信還被他派了出去,去其他國家幹壞事兒去了。手底下就一個陳慶之和一個嶽飛,肯定是不夠用的,周瑜的出現,恰好補足了這方麵的缺失,哪怕是作為預備役也好。

至於許褚、甘寧、張遼、太史慈這四人,則是因為通過與齊軍的一戰,嬴政深深的意識到秦國在將領方麵的不足之處。

別的不說,人家齊國光是神境的靈武者就有足足五十二人,而且還是擺在明麵上的,暗地裏別人不清楚具體情況的還不知道有多少,而秦國呢?

掰著手指頭數也就那麼幾個,所以如今秦國的將領看似還可以,實際上還是比較少,不太夠用的。特別是跟大國比起來,差距太大了!

之前的一戰能夠獲勝,有齊國看不起秦國的原因在內,也有趙雲忽然突破回歸巔峰打的戰無雙還不了手的原因在內,總之要真是硬碰硬,現在的秦國依舊不是齊國對手。

齊國要是真的發了狠,不顧楚國方麵的威脅,就是要幹掉秦國的話,多的不說,隻需要派出一半甚至三分之一的兵力,就可以幹掉秦國了。

所以將領的補充是必須的!

許褚、甘寧、太史慈、張遼四人,都是三國時期有名的將領,巔峰時期都是超越神境的存在,加上一個和趙雲持平的馬超,還有一個九十七點武力值的馬雲祿,秦國在任的神境神將就有八人了。

而且個個都是強者,在高端戰力上,也就不至於沒有一戰之力了。

接下來是謀士,荀攸、徐庶、陳宮。

荀攸是曹操的謀主,用兵奇詭,功勞甚大,幫助曹操度過了前期艱難的時刻,還幫他平定了北方,其能力毋庸置疑。

徐庶,年輕時是個遊俠,又來幡然悔悟,讀了幾年書,就能幫劉備打開局麵,可想而知此人有多聰明。

“身在曹營心在漢”這個詞兒同樣流傳千古,但卻有太多的無奈。因為劉備,徐庶終生不為曹操出一策,徐庶隻在三國時期亮相一會會兒,就湮滅在曆史舞台之中了。

但就那麼一點點時間,卻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讓所有人都無法忘記他的存在,其人本事如何,自然也是不必多說了。

陳宮,為人正直、胸有乾坤,忠義無雙!

呂布那麼一個幾乎可以稱得上是沒腦子的家夥他都能扶得起來,嬴政難道還不如呂布嗎?

要是呂布不那麼狂妄、不那麼沒腦子,認真聽取陳宮的意見和建議,嚴格按照陳宮的發展規劃去做,曹操還真不一定幹的過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