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斯碎片四
來自一線的感動
抗擊非典是一場戰爭——戰爭不但考驗人,也可以改變人的思維、改變人的觀念,甚至改變人的生活和工作方式,還有其他。平常時期,人人好像都很平常。而在關鍵時刻、特殊時期和非常時期,人身上的那種崇高和卑鄙、偉大和渺小顯現得尤為突出……
(你開始發感想了?)
不僅是感想,還有感動。以前,我們似乎對醫療界存有看法,但通過這一次抗擊非典,醫療界確實給社會一個大大的感動。先說說一個病人和一個護士的事吧。在一個定點醫院裏,十二號病房住進一個疑似病人。隔離病房內患者和醫護人員誰也看不見誰,幾層防護服將他們隔開了。他們隻是通過聲音辨別對方。主管醫生交待說,這個疑似病人症狀已經得到控製,就是情緒不好,不吃不喝也不睡,要多加注意……
交接班後,一個姐妹附在她耳根說,這人可討厭,我是不想伺候他——他是個大款,口臭得很,張嘴就是粗話……
夜半時分,這位護士輕輕走進十九號病房。病房很靜,那大款戴著口罩,睜著雙眼,茫然地蹬著天花板。
遵照醫囑,她和另一個護工很麻利地為他測量體溫、喂藥、消毒……
一隻手忽地抓住了她的胳膊,挺有勁的。
我快要死了,快要死了——隻要您救了我,您要多少錢我都給!你不會死的,還有那麼多的錢等著你去掙……人快死了,要錢有鳥用?說不定老婆也是人家的……請你少說話,話說多了啥都會跟別人走的……
抓住她的那隻手漸漸鬆開了,病房裏又恢複了平靜。
(我要是那個大款多幸福!)
(你在團結女同誌方麵是專家……)
這是一個小小的世界,一個完全與外界隔離的空間。與外邊聯係的惟一方式就是通過電話。還有一台電視播映著外麵的春天。
夜很深了,病人還再看電視。她勸道,你該休息了……
你別管我!你不睡,我就陪你看。
電視熒屏上是一幕幕抗擊非典的場麵,畫麵動人,音樂悲壯。她看著,眼睛就模糊了。而那個病人的眼光悄然離開了熒屏,轉到她身上——畫麵上那些人與她穿戴的一模一樣。無言中,他的手不安地搓動。良久,空氣中一個聲音飄起。
關、關了吧……謝謝您……
那個背影如同一尊座像紋絲不動,病人的眼光便塌落下去。
謝謝您陪我看電視——我老婆從沒有這樣陪過我,我現在正和她鬧離婚……
沒有人搭腔,卻聽到電視噗地一聲關閉了,隻有一個小紅點還亮著。我能看看你嗎?不能……我能知道您的名字嗎?不能!
(這位護士還真生氣了呢!)
手機響了,那個背影猛然聳立,像一棵長高的樹。接聽著電話,她的聲音鳴咽了,碎步踉蹌地走出病房……
(後來呢,後來發生了什麼事?)
後來的事我也不清楚。大款再次聽到她的聲音是在第三天。聽到那個聲音,就像聽到春天的山泉從花叢中流過。
(還富有詩意哩……)
您好!您好??……謝謝您陪我看了那麼長時間的電視……那是我應該的……我不想告訴您——我給我老婆打了三十八個電話她都不接。
她的身子顫了一下,就有一棵樹在長高……我能幫你嗎?
盡管隔著防護鏡,眼光還是對接上了。按著他提供的號碼,她戴著手套的手笨拙地撥著自己的手機。但對方已停機。再打,還是如此。又往家裏和公司打電話,還是沒人接。不要緊,可能都在忙……
我不想死,也不想離婚,今後我要好好聽你們的話,好好地活著……不要多想,你會走出去的……
出院後,他和妻子和好如初。妻子問他,得了這場病,你咋和以前不一樣了?他說,是非典改變了我。
那天,他無意中在報紙上看到一篇文章,說是一個護士在其丈夫死於車禍後,忍著巨大的悲痛在隔離病房堅守一個半月,並將一個疑似病人從精神崩潰的邊緣拉了回來。
那患者肯定是我,這護士肯定是她——沒有她,我是肯定走不出來的!
丟下報紙,他和妻子一道挑選了一束價格最貴、豔麗無比的鮮花趕到那個醫院——這是他平生第一次獻花。踏進醫院大門,他忽然沒有了勇氣。妻子問,你咋啦?他說,站在她麵前我覺得自己一定像個罪人!妻子說,我也有罪,我們都有罪——在我們的內心!
(他們都醒過來了!)
奔著這,我決意去一線采訪那些最可愛的人們,這決不是一時衝動,而是一種責任和使命感——不到一線,你永遠感受不到那種精神和人格的魅力。五月一日是國際勞動節,我和另一個同行進入市第一人們醫院進行采訪。這家著名的醫院因收治了那個女非典患者,看病的都不來了,住院的也嚇跑了,昔日車水馬龍的景象沒有了,一片蕭條。院長和我是同學,一見我分外高興,說,謝謝你們在這個時候來到我院——很多人不敢來了。我說,得感謝你們。說起到隔離病房采訪,他不敢答應,因為這很危險,須經市裏的有關領導批準方可進入。他說,我是對你們負責,也是對社會負責——你們接觸的範圍太廣,相對的說,你們傳染他人的係數就大。我說,不到一線寫東西找不著感覺,也寫不出好作品,更不要說拍照片了,請你給幫幫忙吧。於是,他安排人絕對保證我們安全,千囑咐萬叮嚀的,生怕出了什麼差池。我們先從外圍開始,掌握了大量的材料,而後穿上三層隔離服,戴上護鏡、手套,在一位老護士的引導下,邁進了隔離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