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5章 如何指導孩子的職業設計(1 / 1)

職業是人們參與社會分工,利用專門的知識和技能,為社會創造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獲得合理報酬,滿足物質和精神需要,從而促進自身發展和推動社會進步的工作。在人的一生中,職業生涯從20多歲到60多歲,相當於人生中可利用的社會活動時間的70%,人生最有意義的時光是在職業生涯中度過的。

職業生涯大致分為:職業準備與探索階段——立業發展階段——職業中期階段——職業後期階段。中學生剛剛涉入職業準備與探索階段,然而此階段的發展對以後的職業生涯卻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其中家庭教育對青少年學生的職業教育有著不同尋常的作用。對孩子進行職業指導也就是對孩子未來職業發展進行相應的職業教育。建議家長從下述幾個方麵入手對孩子進行指導。

一、教育孩子了解職業的價值

職業是謀生的手段,這毫無異議,但絕不限於此。要讓孩子清楚職業對社會文明發展有重要作用,而且對個人發展還有更廣泛的意義。職業是一個人社會角色的界定;職業是個人與社會現實和經濟現實聯係的紐帶;職業是人生的一大支持和內容;職業可不斷塑造一個人的智慧、品德、人格與才能……

二、教育孩子學好基礎文化課程

初中、高中的課程雖不屬職業知識技能,但卻屬於職業人應具有的基礎知識、做事做人的基礎文化科學修養。它決定著一個人此後做事做人的“後勁”大小。

三、幫助孩子選好職業方向

孩子初中或高中畢業後填報什麼誌願,這是孩子第一次的職業方向選擇,這一選擇應在充分了解主客觀情況基礎上經過慎重考慮再作決策。決策的第一原則是孩子的職業興趣是什麼;第二原則是孩子的能力結構怎樣,適合不適合學習這個專業;第三原則是孩子的可發展潛力如何,能否堅持繼續學習某個專業達到更為精深程度;第四原則是在同類專業中考慮幾年之後的就業形勢。千萬不可盲目跟風,受他人暗示或一窩蜂地去學一種專業,或學一個既不喜歡又不適合的專業。如家長無把握可向專家請教。

四、教導孩子合格地出色地完成職業教育階段的任務

無論是上技校、中專、高職或大學,一要不斷培養高尚職業道德,準備著為職業而獻身;二要努力學好專業知識,爭取達到應有的合理的知識結構;三要了解、熟悉並掌握職業技能,準備著完成職業任務。

五、指導孩子擇業

當孩子從職業院校畢業時,家長要配合學校的就業指導,幫助孩子進行職業選擇和決策。即幫孩子了解自我、搜集市場用人信息、作出擇業的備選方案,反複比較權衡,最後確定選擇一個合適的工作。

六、幫孩子做好就業前的心理準備

給孩子進行就業前的指導,從心理準備上講最主要的是幫孩子完成就業階段的三個轉變,即由學校生活到社會生活、由升學目標到人生目標、由青年文化到成人文化的轉變。這個轉變是孩子人生中的一次重大轉折,一次困難的轉折,需要他們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準備適應新的角色、新的環境和人際關係,包括適應未來的一切變化和變動。

七、子承父(母)業的指導

如果您的孩子準備繼承您的職業,或參與您所從事的職業活動,上述對策同樣適用。

八、準備出國留學的指導

如果您準備送孩子出國讀中學或上大學,除上述這些對策外,還要另外做好幾件事,即:規劃未來選好專業方向,看看孩子喜歡什麼專業,適合什麼專業,能否因留學帶來職業競爭的優勢;根據自己的經濟基礎及孩子的文化基礎和心理基礎等選好留學地點和專業;最好能預測一下,在自己孩子學成後,就業市場如何,在擇業原則的大前提下選擇缺口大的或發展餘地大的專業去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