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父母的實際行動,孩子們會體會到父母的關心和認同,會感覺到父母正在默默地幫助自己。
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人們對自身素質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尤其是整日辛勞奔忙的父母們,更加重視個人的發展。於是,有的父母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工作當中,也有的父母,為了提高個人素質,開始花大量的時間補充知識缺陷,還有的父母總想多賺一些錢,為孩子將來的學習打基礎。因此,沒有時間陪孩子是很多父母們的苦惱。當然,也有的父母根本不屑於花時間陪孩子,如果是陪讀還可以,如果讓父母陪孩子做一些孩子喜歡的事情,父母們就要考慮一下是否值得了。
事實上,父母陪孩子做一些他們喜歡的事情是很重要的,也是很值得的。通過父母的實際行動,孩子們會體會到父母的關心和認同,會感覺到父母正在默默地幫助自己。這樣,孩子也會對自己的選擇感到認同,從而增強自信心,更加努力向上。另外,父母和孩子們一起做一些事情,也是了解孩子,增進情感的好辦法。通過父母的言傳身教,孩子會一邊學習一邊觀察,並從父母的言行中學習做人做事。
記得曾經看過一本台灣成功人士教育孩子的書,看後頗有感觸。黃啟珩女士事業有成,家庭幸福。在談到教育孩子的經驗時,她最大的體會是父母要多陪孩子做孩子喜歡的事情。黃女士回憶了自己的童年生活,以及她對孩子的教育。
她說:
我父親常年在外,一年難得幾次休假,但是我父母的文學素養很好,他們很注意陪我們一起做一些事情。所以,父親休假的時候,會注意花較多的時間陪我們孩子寫作、吟詩、做對子,或陪我們去逛博物館、郊遊。記得那時候,我們最盼望父母休假的日子,和父母相處,總覺得很快樂。我爸爸媽媽雖然喜歡文學,但從來不強迫孩子去接受他們的想法,父母總是以就地取材的方式來讓孩子接觸文學。父親給了我們充分的學習自由,同時我也注意多陪孩子做一些他們喜歡的事情。
我的兩個兒女現在都在美國讀博士後,別人都問我怎樣才把孩子教育得這樣優秀,其實我所做的隻是尊重孩子的個性的發展,並注意多陪孩子做他們喜歡的事情。有這樣兩件小事,我至今都記得。
一件事是,女兒小的時候,很喜歡天文,對星座特別感興趣,常常半夜邀請我陪她出去看星星。也許很多父母會很自然地反應說,這麼晚了還不睡覺,看什麼星星!如果父母這麼一潑冷水,孩子的興趣就可能被澆滅,她的才氣也可能從此就被抹殺。所以,不管當時我有多困,多累,我都一定會親自陪女兒出去注視著星空指指點點,和女兒談一些日常瑣事和人生哲理。直到今日,女兒回想起這件事,偶爾還會撒嬌地讓我陪她去看星星。女兒後來拿到高能物理博士,或許就是從看星星的興趣中培養出來的吧!
另一件事,是關於我兒子的。我兒子到美國念地球物理後,我還是經常想辦法做一些孩子喜歡的事情。雖然我們不在一起,但我總是想方設法讓兒子感覺到我的支持。每當我發現報紙雜誌上麵有與地球物理相關的報道時,我便剪下來,傳真或者寄給孩子。兒子很感動,他把這些資料都貼在寢室的四周牆壁上,同學們問資料是哪裏來的,兒子總是驕傲地告訴同學們是媽媽提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