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章 學習中的壞習慣是無形的陷阱(1)(2 / 3)

有一天,乙在報紙上看到甲寫的一篇散文,打電話去問甲的病。甲說,我真的無法想像,要不是這場病,我的生命該是多麼的糟糕。是它提醒了我,做我自己想做的事情,去實現自己想去實現的夢想,現在我才體味到什麼是真正的生命和人生。你生活得也挺好吧!乙沒有回答,因為在醫院裏他所講過的一切,早就已經因為患的不是癌症而被拋到腦後去了。

其實,這是一個多少帶有感傷色彩的故事。在這個世界上,我們每個人都患有一種癌症,不是嗎?那就是死亡,誰也不可能抗拒。但是我們之所以沒有像患鼻癌的病人那樣,列出一張生命的清單,拋開一切多餘的東西去實現夢想,也許是因為我們認為自己還會活得更久。也許正是因為這一點差別,使我們的生命有了質的不同。平日的勞碌折磨了我們的一切感官,而死亡卻帶給了甲對人生和生命價值的真正體味。

現代社會工作的節奏是快四步,不僅肉體疲勞,精神也會疲憊不堪。適當地休息,就好比軍隊剛剛打了一場惡仗,休整一下,以利再戰,是非常必要的。其實,孩子的學習又何嚐不是這樣的呢?三點一線的學校生活,整日麵對黑板、課本的單調風景,成績提高的同時,消磨掉的東西卻也不少。首先是他(她)們寶貴的視力,近視在現代中學生當中已經是非常普遍的情況了,還有,孩子的背是否已經在讀書的時候習慣性地駝了下來;他(她)們對美的那份敏感與細膩呢,一樣被淹沒在公式、數字與很多不知所雲的詞句裏。因此,孩子們需要休息。需要一個完整香甜的睡眠、一段輕鬆舒緩的音樂或者一份精致可口的飯菜……

有計劃的休息是手段而不是目的

一個被大家公認為聰明人的朋友在高中時代就以成績出色和興趣廣泛被大家關注。真的,在以後的經曆當中我敢說都很少碰到那麼悠遊自在的人了。她的生活挺有規律,除了每天例行的聽課、筆記、作業、練習、複習……之外,每到傍晚,她都會站到朝向落日的陽台上,晴天的時候看落日,雨天的時候看遠山(這是她自己說的)……從來沒有落下過一天。我說:“你這樣做是因為視力不好,在做矯正吧,效果好嗎?”我的朋友隻是笑著。那時天氣悶熱,一些男孩子用塑料袋灌滿冷水從陽台上扔下去,每砸中一個同學,就發出歇斯底裏的歡叫。因為,“很鬱悶!”他們說。這點我完全相信,因為可怕的第三次模擬考試就要來了,而許多人已經被前兩次模擬考試搞得亂了陣腳,於是,這些刺激的活動逐漸多了起來。我的朋友平靜地說:“我在休息呀。可休息不是目的,如果為了休息而企盼休息,就失去了休息的意義。”我那時隻是把這句話當作禪機來聽的。後來,我的朋友又說了許多,大概的意思是,在閑暇的時間裏,應該利用這段時間進行反思,正如軍隊總結搶奪關隘中的經驗教訓,為明天的工作而儲備充沛的精力。所以,好好計劃一下自己的休息時間,就會使作為手段的休息更有意義。

這是我聽到的最智慧的話之一。把它記下來,希望能對你的孩子有所幫助。下麵是對孩子體息時間安排建議:

1.創造輕鬆休閑空間

沒有必要讓緊張的學習和工作把家裏的氛圍搞得緊張兮兮的,舒緩的輕音樂和鮮花都是不錯的選擇。

2.輕鬆的談話

可以圍繞一些話題進行談話,要盡量輕鬆。但不代表談話隻是家長裏短,蜚短流長。例如可以談家長自己的經曆,或者策劃一次遠期內想要實現的旅行。

3.適當安排孩子做一些家務

不要認為家務事應該與孩子無緣,會加重他們的學業之外的負擔。適當地做一些家務,可以達到勞逸結合、放鬆身心的目的。養花、買菜、收拾屋子……當然,這種習慣都是從小培養比較好。體力勞動是很好的放鬆。

4.擺事實

用自己或別人的經曆告訴孩子忽視健康、不會放鬆休息的可怕後果。

習慣17.糾正孩子不能堅持學習的壞習慣

有人說,生存就是變化,變化就是積累經驗,經驗就是無休止地創新自己。我想,也許我們天生兩隻耳朵,兩隻眼睛,一張嘴,這正是讓我們多聽多看。

我們常常不知道自己應該做什麼,幼時的夢想越來越遠,風霜的磨礪和肩上的重擔時時讓我們不知所措,我們不知道接下來應該如何辦。這是很多朋友對我表達過的意思,其中也包括一些正在上學的孩子。“高考的壓力始終像一塊大石頭壓在那裏,我不知道自己的努力會不會有自己想要的結果。壓力沒有給我動力,真的,我的信心總是那樣的不穩定。今天想好好學習,明天就又泄氣了……”“要是沒有學校的話,我想我會對學習感興趣的,我會每天堅持讀自己喜歡的書,把自己感興趣的事情記錄下來,還可研究自己感興趣的問題呢!”“我覺得自己是沒有希望的,因為我很明白自己的缺點是沒有恒心,但是我的心都浮了,一坐下來就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