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章 做好爸媽的角色(1)(1 / 3)

如今,很多工作崗位已經不分男女性別,而在家庭中,爸爸媽媽的角色是任何人都替代不了的。因此,在培育孩子的過程中,爸爸媽媽負有共同的責任,做好爸爸媽媽的崗位的事情,孩子才能體會到爸爸媽媽的不同。

1.無人可替代的爸爸媽媽

孩子的健康成長是由父母雙方通力合作的成果,同樣,隻有雙方共同努力才能教育好孩子。

爸爸的大手

呱呱上幼兒園後,對認識的漢字很想寫下來,我和先生開始教呱呱寫漢字。一開始呱呱寫字有些難,我告訴幾次怎樣握鉛筆,可是呱呱總是把食指放在拇指的上麵。教了幾次,呱呱也著急,我更著急。因為他握鉛筆的姿勢不正確,這樣直接影響他以後寫字。

有一天下班回家,我著急做飯,就讓先生看看呱呱握鉛筆的姿勢改了沒有。突然,我想起來,以後教呱呱寫字的事情由先生來負責。一是因為先生的字寫得很剛勁,二是因為我想讓呱呱在和爸爸相處中,感受男性的角色。因為先生平時工作忙,對呱呱的飲食及學習上,我更多時間陪在其左右,而呱呱是個男孩子,他第一個接觸的男性是自己的爸爸,我希望呱呱長大後具備男性剛毅的性格特征。

吃飯前,呱呱高興地對我說,他會握鉛筆了,而且要展示給我看。我看呱呱進步很快,就問呱呱怎麼學的。

呱呱驕傲地說:“爸爸教我的。”看著呱呱臉上那種自豪,我很好奇,先生用了什麼方法讓孩子進步這麼快。

我問:“爸爸怎麼教的呢?”

呱呱比劃著說:“爸爸說他的大手握著我的小手,我就會握鉛筆了。”

我說:“媽媽也是那樣教你的啊。”

呱呱說:“媽媽的手沒爸爸的手大。”說完,呱呱高興地找爸爸去了。

我有些不能理解呱呱的邏章,在他看來,爸爸的手比較大,自然就能教會他。我問先生這是怎麼回事。

先生說:“呱呱在幼兒園看到老師那樣寫,可能覺得你教他的和老師教他的是一樣的吧。”這樣的解釋看似有些道理。這讓我想起來,我教呱呱寫字時,呱呱說老師就是那樣的姿勢,我說多一句,他便會辯解。我想在呱呱看來,幼兒園的老師和媽媽既然都是女性,那麼握筆的姿勢也是一樣的。孩子的想法雖然簡單,卻告訴了我一個事實,那就是,爸爸角色的重要。

同樣的教法,隻是因為爸爸是個男的,手比較大,呱呱就學得很快嗎?

這個看似不符合邏章的道理讓我一直很難以接受。但我相信這是爸爸——男性的影響。

呱呱很快會寫漢字了,我和先生就鼓勵呱呱用一個小本專門寫漢字,而且可以寫上自己心裏想說的話。呱呱從會寫自己的名字、爸爸、媽媽等簡單的字開始,一筆一畫地記著每天發生的事情,簡簡單單的幾個字,卻包含了許多呱呱的樂趣與成就。“爸爸教呱呱寫字”、“呱呱開始寫字了”、“媽媽做的大蝦好吃”……呱呱的歪歪扭扭的字到方方正正的字,這裏麵有多少次是先生的大手握著呱呱的小手,父子兩人,一筆一畫,一邊寫,一邊念。

呱呱長大後,漢字寫得很像他爸爸的字,方正俊秀、剛勁有力。每次有人誇讚呱呱字寫得好時,呱呱都說是爸爸教得好。

呱呱現在翻起他小時候寫的漢字,笑的前俯後仰,他說,沒想到他寫這麼差的字會寫成現在這個樣子。

我說:“那快謝謝爸爸的大手吧。”呱呱聽了後,自然是對爸爸的大手讚不絕口。他說,小時候隻要爸爸的手握著他的手,他都會覺得他會像爸爸那樣寫出既好看又工整的漢字。

前些天看到很多媒體分析為什麼越來越多的男孩言行趨向女孩化。我認為,導致這種現象發生的因素有很多,但其中在家庭中,我建議作為爸爸的男人,應該用自己的男性角色來潛移默化自己的孩子。

我認識一個女士,她兒子15歲了,已經上高二。有一次我們見麵後,她剛帶著孩子上完輔導班,孩子向我打招呼後就轉身,我看到孩子用手扶眼鏡時小拇指翹起來,也就是大家所常說的“蘭花指”,不是很明顯,但之後我還發現孩子的很多動作都和他母親很像。我隨口問道:“你老公是不是不經常帶孩子玩?”這位女士說:“孩子從小就是我帶大的,老公忙著跑生意呢,就是和孩子一起吃個飯都沒有時間,哪有時間帶孩子玩啊。不過我也不埋怨。

從孩子生下來,我們就商量好,我帶孩子,他在外打拚。現在也總算小有事業了。”這位女士談起老公,臉上洋溢著喜悅之情。是啊,老公事業有成,兒子也很優秀。但我肯定,這個孩子身上缺乏她老公那種走南闖北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