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0章 女孩篇100分培養完美女孩(6)(1 / 3)

這幅畫出自一位不滿六歲的孩子之手已非易事,但是因為沒按要求去畫,老師隻給了個“及格”的成績,樂樂委屈的直哭。放學之後,樂樂又哭著把畫拿給爸爸看,爸爸沒有責怪她,而對她的想象力給予充分的肯定,並用紅筆給她打上了鮮紅的“優”,然後把這幅畫裁下來,貼在樂樂的床頭上。樂樂破涕為笑,她認為爸爸的批判是最公平的,但是爸爸告訴她:老師給你判了“及格”可能是一時疏忽,也可能是畫的不夠美觀,以後再上圖畫課時還要盡量按老師的要求去做。

孩子畫畫是有一個過程和規律的,畫畫是與她的心理發展和繪畫能力相符合的,孩子學畫畫應表現在孩子的感受和天性,應具有孩子獨特的思維方式和想象,具有天真、童稚的特點。有的家長卻不了解這些,對兒童的畫過分挑剔。常常說:“這孩子盡胡畫,哪有把入畫的比房子還高的?”“這畫的是什麼呀?難看死了!”常常用成人的眼光和標準來批判兒童畫,要孩子照大人的想象畫,畫不好就命令“擦了再畫!”這樣做會使孩子對畫畫產生畏縮情緒或厭煩情緒,這種教育方法,往往會扼殺孩子的想象力,限製她的自由想象空間,而使其失去繪畫的興趣。作為父母應該經常鼓勵孩子,任她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這不失為促進孩子成才的一個秘訣:

1.學畫畫鍛煉孩子的感知能力

繪畫課每天都有新的內容,繪畫應該是孩子距離客觀世界最近、最直接的一種活動。畫畫的孩子每天都會在老師的帶領下,專門研究不同的觀察方法,並且是對不同的事物進行有目的的觀察與描述。如此日積月累,孩子就越來越完整越來越細致地觀察身邊的事物,孩子的感覺就會越來越敏感。換句話說,就是孩子的感知能力越來越強,也就是越來越聰明。

2.學畫畫鍛煉孩子朗動手麓力

實踐證明,用雙手製作一件東西對於發掘孩子潛在的天資與無限的智慧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在繪畫、手工的教學中,孩子會用自己的雙手接觸到不同的筆、顏色、紙……等各種各樣的工具材料,並在繪畫與製作練習中熟練掌握這些材料各自的特點與不同的用法,也許隻有在美術課堂中,孩子才能真的利用他們的雙手獨立創造出完全屬於自己的藝術作品。

3.學畫畫增長孩子學習的綜合能力

每畫一張畫,每涉及一個新的繪畫內容,孩子不僅僅要準確觀察對象的形狀與顏色,更要認真了解每一事物的構造與特征,分析其外在特征的形成原因,並大膽設想其可能出現的變化,隻有這樣才能畫出成功的作品來。美術課堂的講解範圍廣泛涉及藝術、文學、自然科學、哲學、倫理學以及生活中的各種常識。所以,美術課堂真的可以當做一本趣味性極強的百科全書。

4.學畫畫培養孩子的想象力與創造力

美術也許是唯一一個永遠都沒有枯燥的重複、永遠都不會出現固定法則的學科。美術永遠有新的課題、新的內容、新的方法、永遠需要不斷去嚐試、不斷去感受、不斷尋求自己的觀念與與眾不同的表現方法一這種創造性的思維習慣,應該從小養成。讓一種優秀思維在不知不覺中變成自己意識,才算真的具有創造性。

5.學畫畫培養孩子獨立思考與獨立工作的能力

孩子繪畫時需要自己準備繪畫工具、尋找繪畫素材,繪畫過程中的構思、構圖、造型、塗色、修整……從始至終所有的全過程,無論是動手還是動腦,都是完完全全獨立完成而且永遠不能和其他人一樣。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在孩子的童年時代,在獨立思考與獨立工作的訓練上,沒有任何一種活動能與畫畫相比。

桑蘭的故事似乎已經成為了一個經典,但最讓人動容的還是他臉上永遠掛著的微笑,似乎總在鼓勵著人們。

桑蘭是在一次體操運動會的賽場上受傷的,當時由於一名外國教練的出現,導致她在做一個很熟練的動作時,頭部和頸部重重地摔在了地板上。而造成的後果也是嚴重的,她的頸部呈開放性、粉碎性骨折,中樞神經嚴重受傷,雙手和胸部以下失去知覺。這對當時隻有17歲的桑蘭是一個毀滅性的打擊。但是,堅強的桑蘭忍住悲痛,安慰痛哭流涕的父母說;“你們不要哭,我都沒有掉眼淚,你們為什麼要哭?我會慢慢好起來的,不要為我擔心。”

當醫生告訴桑蘭,她可能永遠都站不起來時,桑蘭隻是痛苦地盯著自己的手指。片刻之後,她堅定地對身邊掩麵而泣的父母說:“沒關係,我還可以做很多我可以做的事情,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她總是用半杯水的故事開導自己和身邊的朋友:在燥熱的沙漠裏,悲觀的人麵對半杯水時會沮喪地說,我隻剩下半杯水了;而樂觀的人會開心的說道,我還有半杯水。我一定要好好享用著半杯水,盡管我不能在走路了,但是我會帶著微笑向前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