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記:為漢水立傳1
我們村子前方不遠處的小河叫月河,它是漢水的故道,若幹年前主流西移,月河便退位成支流。
小時候,到山裏割草、砍柴、走親戚,都要經過月河。那時,河水清澈見底,甘甜爽口,捧起來就可飲用。河邊彎柳成林,濃蔭片片;堤岸上蘆葦飄動,野花鮮豔;吃草的牛羊和戲水的孩童,構成了優美的詩情畫意。
後來我進省城求學工作,離開了故土,但月河的甘露玉液,一直在我心中流動。如果說我的文筆有點兒淡雅樸素,帶著水性,那都源於月河的滋養。
二十多年轉眼過去,有一次我回到老家,又去親近月河,我發現它變得麵目全非,慘不忍睹。好像一個如花似玉的少女,突然演變成滿臉皺紋的老婦,讓人難以接受。隻見堤岸裸露著,河道裏坑坑窪窪,水流隻有窄窄的一線,並且渾濁不堪。一了解,原來是淘金挖坑,蓋房修路取沙,小作坊工廠用水排汙等,將月河摧殘了,肢解了,榨幹了。我站在河邊十分氣憤,心情沉痛。發展地方經濟建設本來是好事,可無序地混亂地開掘土地與河流,則是一種犯罪。
我一直想寫點兒什麼,可沒有找到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