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五章 長安不平事(2 / 2)

說到這他像是回憶起了什麼有趣的事,臉上的笑容跟一朵鄒菊一般,說道:“我還記得你當時瞎了眼追求她,結果被連著扇了十多個耳光,現在上去安慰的人應該是你才對。隻是我要提醒你一句,莫要年紀大了就記性不好,好了傷疤忘了疼。”

長孫文冷哼一聲,說道:“這麼多年前的屁事你都記得,看來太傅這個位置是在是清閑得很,改日我定要稟奏陛下一番。還有,你說我瞎了眼是什麼意思?”

唐太傅不以為然,突然用隻有兩人能聽到的聲音說道:“大局已定,你日後離大皇子遠一些,當心惹陛下不喜。”

“樹上兩顆果子,一顆鮮紅但是很小,一顆很大但是青澀,你會選哪個?這本來就是沒有正確答案的問題,摘下來嚐嚐不就一切分曉?”長孫文拍了拍唐太傅的肩膀,說道:“到了,我先過去。”

唐太傅朝著門外望去,一輛黑色的馬車停了下來,常王從車廂內走出,後跟著大皇子。

大皇子的外貌看上去十分普通,明顯是沒有繼承南宮天聖哪怕半點的俊美容貌,是屬於換上尋常的布衣,站在人群中絲毫不顯眼的一類人。

可人類本質的好與壞,頭腦的聰慧與愚蠢,野心蠢蠢欲動還是安於現狀,都很難隻從外表上便分辨出來。

唐太傅自顧搖頭,似乎是極為惋惜,唇齒微動,不知道在喃喃自語什麼。

南宮順儀審閱完每日的奏折,揉了揉腦袋躺在的桌麵上,正將睡著時卻站了起來,朝外走去。

雨下的更大了一些。

南宮天聖寫完最後一個字,才放下了手中的筆,抬頭問道:“何事不解?”

南宮順儀的小臉上滿是困惑,先是鞠身恭敬行了一禮,才說道:“孩兒不明,明威將軍府內發生的大火和關大人自縊,是何人所為。”

南宮天聖微笑,說道:“侍女失手點燃了火,尚書大人以死明誌,都是合情合理的事情。為何你覺得是有人故意為之?”

“孩兒覺得兩件事情分開看都能說是巧合,但如果同時發生。”南宮順儀想了想,說道:“那就太巧了一些。”

南宮天聖說道:“嗯,說的有道理,那你覺得凶手是誰?”

年輕的皇帝陛下緊咬住下唇,顯得內心有些猶豫,對視上了父皇鼓勵般的眼神,才說道:“我覺得...這件事情可能跟國師大人有關。”

南宮天聖眼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失望,神情卻不變,接著問到:“莫非是因為國師與明威將軍一家有舊仇,昨日在朝堂上關候喜又公然質疑於他,所以連夜殺人滅口?”

沒想到南宮順儀搖了搖頭,說道:“孩兒不這樣認為,相反,孩兒覺得命案肯定不是國師大人所為。”

南宮天聖問道:“為何?”

南宮順儀說道:“大南的國師不應該是如此心胸狹義之人,就算有仇有怨也不至於禍及無辜,更何況如此做的話嫌疑太大,是愚蠢。”

“就算我們不相信他,也應該相信千尺大人的眼光,不會將位置傳給一個沒有氣度的蠢人。”

南宮天聖極為滿意,說道:“很不錯,接著說。”

“孩兒所言這兩件事跟國師大人有關,是因為我認為隱藏在暗中的敵人是故意所為,如此至少能達到誣害名聲的目的。”南宮順儀說道:“有動機的是天秦人,但天秦人絕對不可能在長安城內來去自如,否則早已經被我國的高手察覺。所以,我覺得問題出在我們內部。”

“奸細?”南宮天聖說道:“大南這麼大一個國家,有敵人的奸細也是在所難免,你去查就是。”

南宮順儀說道:“可是我仔細思考了一番,認為僅僅是毀壞了國師大人的名聲並沒有什麼實質性的意義。但我又實在想不出來,這樣做對誰有好處。”

“那些信徒都是愚蠢而盲目,信仰很難動搖。而朝廷裏的那些大臣隻要有點腦子,自然也不會相信,所以毀壞的隻是國師在那些不信佛的人心中的形象,無益之舉。”南宮天聖說道:“你不妨換個方位思考一下,陳婧死了,關候喜死了,對誰有用處?”

南宮順儀聞言雙眼驟然明亮起來,大有一絲豁然醒悟的味道,躬身行禮,說道:“謝過父皇。”

南宮天聖點頭,說道:“去吧,不要讓我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