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九章 戰備(二 下)
趙炎看著麵前坐著的這些人,心裏滿是一陣的欣喜,趙炎將遼國的重臣大將們都召集在了盛京王府南書房商議大事。
在坐的重臣包括陳浩若、魯平、韓賓、陽裕、趙平、王累、陳征、王浩、張敬等十餘人,大將包括嶽布、福全、陸卓遠、段遠山、冉瞻等十餘人在場,趙炎有些頭疼的看著麵前的奏折…
他沒有想到自己隻是出征了一次,遼國的問題竟然會這麼多,而且由於製度的不全麵,很多的事情沒有趙炎的確認也沒有辦法得到實施,這讓趙炎也是感到十分的沮喪看來有些東西還是需要得到進一步的加強才行。
所以趙炎才下令眾人齊聚南書房,主題就是‘戰備’,而趙炎的以西也很明確,進軍關內是一定的,但是目前的遼國還有很多的事情沒有得到解決,所以,現在就是要解決這些事情,明確眾人的職責和任務也是極為重要的。
按照趙炎的命令,遼國的政權分為三個部分,一個是內閣,一個是王府南書房,另一個就是軍機處,內閣由魯平、張敬、陽裕三人組成議政處,由魯平擔任總理大臣,張敬、陽裕分任副總理大臣,各部院主官入值,負責執行政令。
南書房由大學士陳浩若為首,包括協辦大學士、署理大學士、學士均由陳浩若領導,負責商議擬定政令。
軍機處由軍機副使韓賓為首,都督嶽布、副都督段遠山、軍機參謀總長福全、關寧軍大都統陸卓遠等人入值,負責軍隊的事務,與兵部分掌。
另外為了防止可能的內訌,趙炎特地命令以南書房為首,遼國軍政要務由陳浩若負總責,在趙炎不在的時候擔任監國,掌控大權,內閣、軍機處事務由南書房總決…
這樣的一番調整自然是有人歡喜有人憂,趙炎的命令很明白,就是將遼國的大權完全的收歸到高層去,特別是趙炎最信任的陳浩若的手中,內閣的權力受到了恨到的壓製,但是也不是完全的沒有權力,隻是權力基本上都在趙炎的死黨內閣總理大臣魯平和張敬的手中了。
陽裕掌管的禮部和分管的工部、刑部都是沒有多少實權的機構,而且即使是分管的部門也不見得就能夠聽從陽裕的命令,因為內閣部院的主官全部都是趙炎和陳浩若的心腹,甚至都是寧遠時期的故臣。
像王累、趙平這些更是遼國的開國元勳,王浩深得趙炎的器重,對他有著知遇之恩,這讓陽裕實在是有些鬱悶,不過趙炎倒也沒有虧待他,因為趙炎知道他陽裕的才能,所以在朝鮮半島、在鮮卑、在中原都有著他陽裕的功績。
而且趙炎在這些方麵也是非常的信任他,雖然沒有實權,但是榮寵並不亞於陳浩若、魯平等人,在遼國的政權之中,他陽裕也是一個不可或缺的人才,即使是趙炎也不得不承認,這個人是個好幫手。
而且趙炎的這些做法也讓陽裕相信,隻有跟著趙炎,他陽裕才有發揮才能的可能性,而且事實也確實是這樣,在趙炎的手下,陽裕可以全力的發揮他的才能。隻要是好的建議,趙炎和陳浩若都會毫不猶豫的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