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倒是個好機會,等遼東的茶園發展起來之後,足以滿足遼國的需要,而江東的進口茶葉則可以進一步的銷售到朝鮮半島和倭國去,這可是利潤巨大的生意……
第二個就是遼國南征需要解決的問題,出兵南征牽扯不少,遼國的側翼有著契丹人和蒙古人的幫助,剛剛遭到了重創的拓拔鮮卑人是沒有精力來騷擾遼國的,即使有,蒙古和契丹人的鐵騎也足以震懾他們。
同時,戰爭剛結束的時候趙炎就派出了使者前往拓拔鮮卑議和,雖然沒有達成什麼實質性的協議,但是雙方約定就此罷兵,展開貿易,遼國在拓拔鮮卑、蒙古和契丹的王庭開設了巨大的貿易市場,雙方進行貿易交換。
此舉也得到了拓拔人的大力支持,趙炎甚至相信,隻要他們能夠這樣合作下去,很多事情都可以得到解決...
除了拓拔鮮卑,遼國在自己的後方是安全的,所以,趙炎原計劃準備在南邊和襄國石勒好好的戰一場,最低的限度就是打通和祖逖的聯係,占領冀州、青州、兗州等地,但是在和楊傑的夜談之後,趙炎改變了自己的想法。
遼國三十萬大軍,如果從冀州出兵,那麼需要的兵力太多了,這不符合聊過的利益,傷亡肯定會不小,所以,趙炎決定要通過海路攻占青州、兗州等地,關寧軍從幽州南下,南北夾擊石勒,這樣既能達到分散敵人兵力的效果,又能減少傷亡。
但是即使是這樣,遼國也還有著兩個難題需要解決,一個是幽雲十六州的運輸問題,一個是海上的安全問題。
第一個,趙炎的解決辦法就是很簡單了,一方麵下令立刻組織人員休整、開辟道路,使用沙石鋪路。
同時,為了解決貿易道路的困難,趙炎下令在工部組建了道路運輸管理處,負責維護道路。
同時,趙炎製定了完善的道路興建、休整計劃,連通盛京到八府的八條主幹線,八府到各縣的道路以及各縣到各鎮、村的道路,趙炎的這一計劃出爐之後立刻遭到了很多人不解的眼光,但是趙炎還是獨斷獨行的堅定了自己的想法,也將這一策略推行下去。
而道路管理處則按照趙炎的命令將遼國的年輕囚犯、戰俘組織起來,投入了修築的大軍中,並且在社會上招募了大批的人員按照統一的價格投入到了這一事業當中。
同時,道路運輸管理處也通過這一策略準備訓練超過五萬人的道路維護人員,他們將作為專業的人員來保證遼國境內的運輸。
而在軍機處下麵,趙炎也設立了一個作用相似的機構軍用運輸管理處,下轄超過一萬餘人,專門就是組織軍用運輸的事務,和工部的道路運輸管理處合作完成遼國境內的運輸任務,這兩個特殊的機構在後來的曆次大戰中均起到了卓越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