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葉蘭鎮位於【格羅斯帝國】現在版圖的東南邊界。 WwWCOM
這裏原本屬於一個名字不能被提起的王國。自從格羅斯帝國攻破王都,並且將王國的大貴族幾乎全數殲滅的之後,格羅斯帝國精於軍略的皇帝馬上頒布了一道命令:從即日起,不允許再提起這個國家的名字,以便加強自己的統治。
或許有人會懷念那個名字都不能提起的王國,這個人可能是王國的王子公主,可能王公大臣,但是,唯獨不會是平民百姓。
對於百姓而言,最關鍵的隻有一個問題,那就是現在的統治者究竟能不能讓自己填飽肚子。
把國王換成了皇帝?
所以,那又怎麼樣?的好像之前自己頭頂上是國王的時候就能親眼看見他一樣。
換了皇帝還吃不吃飯?
當然要吃。
反正普通人一樣的納稅,一樣的生活,一成不變。
對於之前的王國,大家反而還有一點怨念:因為格羅斯帝國接手這裏之後,馬上頒布了另一條命令,在艾葉蘭鎮附近修建了兩個軍事城堡。為了向更南方,於棲息於沙漠和戈壁中生活的獸人種族開戰而做準備。
戰爭不是好事,然而在開戰之前,為了做好準備,格羅斯帝國大量從艾葉蘭鎮購買軍糧和戰略物資,間接的豐富了人民的錢包。同時,頻繁的中轉往來,也讓這個城市的服務業界嚐夠了甜頭。
而且在賦稅方麵,格羅斯帝國的人頭稅比原本的王國的還略有降低,因為他們規定,如果民眾拿不出賦稅,可以用從軍來抵稅。要知道,在格羅斯帝國占領這裏之前,民眾從軍是“義務”,除了軍餉什麼都拿不到,賦稅還是要交。
從軍自然是抽選精壯勞動力,這就導致了民眾農耕勞作的時候,缺乏勞動力,生產力下降,賺的錢減少,還要交稅?!結果這個舉動直接給格羅斯帝國帶來了相當的民心和充足的兵力。
以往王國戰爭的時候,都是強行征召農民拿起武器從軍,數量上格外可怕,可是裝備隻有最低限度,甚至有些人隻能拿著草叉。對於侵略者而言,這些除了數量一無所有的軍隊簡直是個笑話。比起數量,格羅斯帝國更看重士兵的質量。
結合以上種種,這一次改朝換代,這個王國的民眾很愉快的接受了自己變成格羅斯帝國臣民的消息。熱火朝的開始從事生產。
弗利德和哈特走在艾葉蘭鎮的街道上,隨處都能感受到人民熱情的活力。弗利德知道這個城市,他作為教會的巡禮騎士曾經來過這裏,那個時候,這個城市還不叫艾葉蘭。
可惜的是,四五十年已經足夠一個城市大變樣了,弗利德的知識根本排不上用場,他和每一個剛來到這裏的旅客一樣,隻有新鮮感。
這是一個依附森林邊緣建立的城市,空氣中漂浮著林地邊緣特有的濕潤空氣,向北走進森林,可以伐木和采集草藥,向南就是平原,可以開墾農田。向西北和西南分別是兩個軍事堡壘,鑄鐵冶金製皮棉紡織行業永遠不缺乏客人,酒館裏永遠都有放假的士兵過來“瀟灑”。城鎮遠比之前更有生機。
青石拚接的地板被各式各樣的鞋子踩的圓滑,磨圓的青色方塊之間,隱約可見一些青褐的苔蘚。布鞋、皮靴、鐵履,各不相同的足音交彙在一起,街邊販隨便扯開一張包袱,便把自己的商品擺了出來,大聲吆喝。鐵匠鋪裏透出鐵錘敲擊的聲音,將空氣提高了兩度。酒館裏正值休息的士兵和冒險者正應和著這升溫的空氣,吹噓著自己的人生和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