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忠心耿耿又無比強大的魔像,轉瞬便被弗利德破壞殆盡,僅剩的一台自然翻不起什麼波浪。WwWCOM
魔像是用來彌補魔法師接近戰無力的【武器】,沒有精通戰術的魔法師在身邊輔助,魔像也隻是一種比較強大的武器罷了。
根本不值一提。
再好的武器,也要使用者的水平跟上。弗利德不希望哈特過早使用聖劍,就是這個道理。如果哈特在自己水平不佳的時候使用聖劍,很容易變得依賴神器的力量,疏忽自身的鍛煉。
凡事都有兩麵,即便是教會傳承的聖劍也不例外。
僅剩一台的魔像依舊忠誠的起了衝鋒,可是,弗利德先一步上前,大劍上纏繞的鬥氣在半空中劃出閃電式的軌跡,無視了重量和結構的神連擊,劍刃點在魔像的四條手臂上,力量貫穿,直接把四條手臂的防禦給架開了!趁此機會,弗利德高舉大劍,一擊袈裟斬切碎了魔石。
伴著洶湧的海浪,最後一台魔像也停止了工作,猙獰的表情徹底變成了死氣沉沉的樣子,高舉的拳頭臨死前還試圖揮向侵入者,最後,赤紅色的珊瑚石之拳也沒有打中騎士。它就這樣,停止了工作。
見勢不好,本來就被死氣消耗了大半的水元素哪裏還敢繼續迎戰?滋遛滋遛的,仿佛一團有意識的果凍布丁,鑽進了大廳正中的噴水池裏,不見了。
元素聚合體的特點盡顯無遺,它們可沒有智慧生物最基本的骨氣和尊嚴,見勢不好,趕緊就逃。低等生物的信條隻有一個“趨利避害”,現在,這個渾身漆黑的家夥,明顯是【害】。
弗利德雙手持劍,沉重的重量在他手腕間流轉,銀亮的劍刃在半空中劃出一道流利的弧線,隨即化為一團黑霧,彙入了弗利德的手腕。
“哈特,明白我的劍術了嗎?”
他轉過身,身上沉重的全身板甲出了清脆的響聲,隨後就是披風刷拉的翻飛聲音,幹脆又利落。弗利德臉上帶著些許自信的笑意,眉宇間帶著讓人安心的恬靜。
麵對他的提問,哈特仿佛這才回過神似的,坐在馬上,張皇的擺手:
“我,我不好,那個,我給您,你看我的對不對!”
緊張和激動的心情同時回蕩在少年的胸腔內,隨著心髒強有力的脈動頻率,兩種情愫隨著炙熱的血液湧動到全身。雖然沒有親自參與,可是已經把弗利德當作自己老師的哈特,一榮俱榮,光是看著他大展神威,心中那份驕傲和激動就足夠美妙了。
在弗利德期盼的神色中,哈特了自己的感悟:弗利德寄托在大劍中,那份不拘於形的隨意。
哈特現在稍微理解了,弗利德為什麼會給自己起名叫弗利德(自由的)而不是布萊特(光明的)。他的為人處事也好,他的劍招武術也好,全部都透露出一種不被任何事物束縛的自由豪邁。那不是一個“光明磊落”能形容的。
不拘泥與任何事物,當然,也不拘泥於光明啊,正義啊之類的事本身。他能夠使用神聖魔法,會騎馬,戰鬥力很強,有著自己的信條和行事原則,他的行動無愧於聖騎士的稱號。
然而,他也會賭博,也需要賺錢,也會討價還價,也會生氣憤怒和悲傷,他是一個真實的活在哈特身邊的人。因為,“聖騎士”這個身份也無法束縛住這個自由的靈魂。
忽然,哈特簡直覺著,他會死而複生,也是因為生性自由,不願意被“死亡”所束縛吧?
哈特恍惚了,弗利德的驚愕更大,仿佛什麼時候都能保持淡定的聖騎士大人,這次終於露骨的表現出了驚訝的神色,眉毛高高挑起,病態的慘白臉上擠出了驚喜的笑容。
“嗬,哈特,你比我想象的更有‘靈性’。作為騎士而言,這是相當難得的品德。”
從古代流傳至今,關於【騎士精神】的法有過數次變動,其中最廣為人接受的,是“騎士八大美德”,既:謙卑、誠實、憐憫、英勇、公正、犧牲、榮譽、靈性。
前麵七點都比較好理解,唯獨最後這個“靈性”,實在是太讓人捉摸不透了。
很多騎士傾其一生都不明白【靈性】是什麼。
因為從他們不能理解這個詞、開始探尋它的意思的那一刻開始,就意味著他們永遠也學不會這個詞了。
如果讓弗利德來給這八種品格劃分程度,排個先後順序,弗利德大概會把靈性放在第一位。其他七件美德,全部是後可以培養成型的品格,唯獨靈性,是人生下來就具有的,雖然可以鍛煉,卻始終不如先特長來的優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