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南方都市報》民生新聞評論的特點(1 / 2)

業務探索

作者:黃浩銘 宮璽 徐昭

【摘要】《南方都市報》的民生新聞評論是該報最具特色的部分,本文在、分析大量事例之後歸納出它的特點以及形成的原因。通過對具體的例子分析來總結《南方都市報》讀者的心理訴求,從而理解《南方都市報》受讀者歡迎的原因。同時在指出《南方都市報》民生新聞評論的一些不足之後,提出了一些改進的建議。

【關鍵詞】《南方都市報》 新聞評論 民生新聞

一、民生新聞評論

《辭海》中對於“民生”的解釋是“人民的生計”。在新聞傳播領域,目前對於“民生新聞”的內涵,眾說紛紜,且尚無定論。在這裏,本文對民生新聞評論的定義是:媒體以平民的視角和百姓的立場對社會中與大多數人利益相關的民生事件, 發表有針對性和引導性觀點的短小、靈活的評論形式。從傳播手段的角度來看,民生新聞評論是觀點和信息的傳播;從功能的角度來看,民生新聞評論就是有針對性和明確目的的具有特定功能的傳播形式。

二、《南方都市報》民生新聞評論的特點

本文選取2010年8月《南方都市報》刊發的部分評論文章為分析樣本,總結出了以下幾個結論:

(一)評論指向的多元化

這體現在對於同一事件,《南方都市報》的民生新聞評論將多種指向類型穿插使用在評論中。這些指向主要有以下五種類型:1、肯定讚美型2、批評譴責型3、建議研究型4、解讀政策、現象型5、各方討論型。

(二)與眾不同的語言風格

1、針對性強。前麵提到民生新聞評論是對大多數人利益相關的民生事件進行有針對性的評論。因此, 新聞評論的語言必須緊貼主題保持明確的針對性。以《“激素門”又是場權利開胸驗肺的悲劇》為例,分析這篇評論後發現,開頭先指出“激素門”的性質,提出質疑職能部門的觀點,然後提出評論的核心觀點並用一係列與“激素門”相類似的事件來印證其觀點,最後在評論的結尾點題,再次指出職能部門忽視了自己的監管責任這一核心。

2、邏輯緊密。好的民生新聞評論必須通過嚴密的邏輯推理來論證文章的觀點,揭示現象的本質,以縝密邏輯說服讀者。因此, 評論語言應當注意邏輯嚴密。具體表現在善於使用長句,語句嚴格遵守形式邏輯規則,語句能夠環環相扣在一起, 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再加上反問等修辭手法的恰當運用,使長句熠熠生輝。如《消毒餐具成“杯具” 監管部門難辭其咎》這篇評論,在文中連用七個反問來使觀點層層深入。在這裏,反問的使用能使說理更清晰、透徹而又不失精煉。

3、生動準確。運用虛實結合的語言手法是評論的一大特色。評論自然是以“虛”為主,但若缺乏“實”的內容就顯得單薄了。“實”的內容需要生動的語言來敘述,為的是讓整篇評論有血有肉。以消毒餐具成“杯具”,監管部門難辭其咎為例,文中有這樣一段敘述:據最新調查,即便是在廣東省屬於規模較大、衛生標準較高的消毒餐具企業,同樣是殘羹剩飯上的蒼蠅隨時飛入包裝間、對餐具進行消毒的工人一個個赤膊上陣……我們的飲食安全狀況竟然是如此不堪,不僅食品安全無法得到應有的保障,連餐具都在給我們的健康雪上加霜。我們的“杯具”正在,甚至已經成為一個活脫脫的悲劇了。如此形象的描述能讓我們不必到現場就感受到消毒餐具企業包裝間內的情形了。網絡流行語“杯具”更是增添了靈動感。

三、《南方都市報》民生新聞評論特點形成的原因

(一)受眾群的影響

暨南大學新聞學院李異平教授對《南方都市報》的讀者群進行過抽樣調查,其中的一部分結果如下:讀者在回答“您訂這一(幾)份報紙的主要原因是(限選五項)”的問題時有53%的讀者選擇了“批評報道多,講真話”;在回答“您讀報的主要目的是……”這個問題時,有45.7%的讀者選擇“了解民生”;在回答“您比較喜歡閱讀《南方都市報》的哪類版麵”這個問題時,52.3%的讀者選擇了時事評論。最後,該文提出“《南方都市報》在這前段時期(2004~2005 年) ,因為能夠快速、準確地反映政治、經濟環境的變化、表達社情民意,尤其是該報的時評版在民生新聞、輿論監督以及對國家的發展方向和公共管理問題提出了一些多元觀點,成為該報贏取讀者信任,在激烈競爭的市場中擴大廣告份額的“核心欄目”之一。”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