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舉製度的廢除與晚清民國的社會變革
史林漫步
作者:尚文君
在陳忠實的小說《白鹿原》中,白、鹿兩家都希望自家子孫能夠在科舉中有所成就,甚至鹿家老太爺曾留下遺囑:如果子孫中舉後能到自己墳前放一串銃子,便是自己在陰間的最大欣慰。懷著美好的夢想,白家兄弟、鹿家兄弟,還有白家長工的兒子黑娃均在幼時上起了學堂。可是沒等到他們一展雄心,科舉製度便被廢除了。白家兄弟繼續念了幾年學堂後便到家務農,鹿家兄弟則進入城裏的新式學堂,不愛讀書的黑娃則乘機輟學回家為牛馬割起了青草。不同的教育背景讓他們產生了不同的社會觀感和個人選擇,當年的學童變成了革命者、土匪、軍官、警察、宗族家長等不同角色,他們用行動為白鹿原添加了新的色彩,書寫了農村社會的變革篇章。科舉廢除後白鹿原青年和村莊的變化是中國青年和廣大農村社會變化的縮影。科舉製度的廢除,真是幾人歡喜幾人愁,在這些歡喜和憂愁的交織中,編織出中國社會數十年轉型變遷的錯綜曆史。今年是科舉廢除110周年,讓我們透過曆史的風塵,回顧這一段變革的曆史吧。
在快刀斬亂麻中尋找出路
科舉製度自從誕生以來,人們對它的批評聲音始終存在著,例如人們批評說熟讀儒家經典的人未必具有治國安邦之才,科舉讓範進們窮經皓首、枉費青春。曆代王朝也一直對科舉製度進行了修訂和完善,雖然無法力求完美,但卻長久地保證了它的良好運行。時至晚清,在西方和日本的影響下,人們對科舉的批評聲音變得強烈了一些,但還不致有多少人公然提出廢除科舉。
伴隨甲午中日戰爭和八國聯軍侵華中中國的慘敗,國人越加意識到實用技術的重要性。雖然,在晚清的洋務運動中也建立了不少近代軍工、民用企業,但是這些企業在很大程度上是利用西方已有科技成果,對實用技術的傳播並沒有產生多大的作用。當中國麵對西方屢屢碰壁之時,士大夫們開始反思中國的本土文化,意識到中國傳統主流文化強調德性修養和治國安邦“大道”,但卻忽略和鄙視實用知識和技術。中國盡管擁有以四大發明為代表的不少實用技術成果,但是實用性知識的傳播程度相當有限。西方和日本的衝擊,國人產生了疑問:既然中國的德性和“大道”非常優越,為何無力對付蠻夷們的“奇技淫巧”呢?於是,對實用知識和技術的重視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甚至將它與救亡圖存聯係起來。在這種情況下,以宣揚道德教化、選拔預備官員為使命的科舉製度遇到了極大挑戰。
晚清有人主張在科舉考試中引入實用知識科目,在不放棄中國固有道德文化教育的情況下,增強實用知識和技術的傳播,從而達到“中體西用”效果。但是對於時刻麵臨亡國滅種危險的中國這條“涸轍之鮒”來說,科舉製度的漸進改革道路在短時間內難以產生明顯效果。與此相反,徹底廢除科舉製度也並不會有特別明顯的作用,因為在新式學堂和新式教育在中國尚未紮根的情況下,廢除科舉後並不會讓絕大多數讀書人能夠進入新式學堂。麵對兩難情形,士大夫們仍然認為廢除科舉是最好的辦法,他們的理由是:在新式教育尚未流行的情況下,繼續保存科舉製度,會令讀書人對科舉產生一種依賴感,從而延緩新式教育的推廣,不利於實用性知識的迅速傳播。因而,他們認為徹底廢除科舉,斷絕讀書人的僥幸心理,乃是推進新式教育和實現近代化的最好方法。
留學生、新軍與共和革命
科舉製度廢除後,清政府許諾給那些新式教育的佼佼者授予功名和職位,但是廢除科舉對青年人的強烈衝擊使得這些許諾顯得非常蒼白。新式學堂設施和師資嚴重缺乏,教育成本極為高昂。新式學堂需要建設校舍,購置教材和其他教學設備,而政府無力投資教育,隻能將之轉嫁到學生頭上,使得很多人無力繼續上學,更何談爭取功名。可以想見,科舉製度的廢除打破了許多讀書人向社會上層流動的希望。家境比較富有的學子們選擇了留學,特別是留學日本,但是國外與國內發展狀況間的強烈反差讓很多留學生對清政府失去了信心,對清政府的頑固保守更是義憤填膺,紛紛走上了反清排滿的道路,投入了革命黨的懷抱。傳統中國讀書人本具有極強的士大夫情懷,當他們接觸外來文化,接受了社會達爾文主義“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弱肉強食”的觀念之後,更加意識到自己的困境以及民族命運的艱難。在彷徨之餘,便決心改變社會。
原本想通過激進方式推翻清王朝的人並不多。自從太平天國運動、撚軍反清運動、雲南和陝甘回民起義等一係列戰亂之後,中國遭受了空前的衰敗,光是人口損失超過數千萬,經濟損失更是不計其數,這讓很多人覺得暴力變革並不可取。特別是麵對西方和日本的入侵,人們覺得內鬥隻會加強危機,隻有中國人自己團結起來才可以振興中國,戊戌變法和義和團運動正是這種思路的結果。康、梁二人即便在變法失敗流亡日本、六君子被處死的情況下,仍然認為反清排滿並不可取。義和團本來是主張反清複明的民間團體,但是麵對外國人的威脅,竟然提出“扶清滅洋”,這本身表明了人們對國內和平穩定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