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章 緩解緊張情緒有妙方(1 / 3)

根據2000年社會各界調查得出的結論,21世紀人才要具備以下幾方麵的能力:

——創造能力。具有立足於自己工作基礎上的創造性思維與創造力。

——學習能力。肯於學習,善於學習,能及時地高質量吸取別人的成果。不會學習的人將成為社會的落伍者。

——合作能力。善於與人共事,具有團隊精神。個人的能力將在與其他相關人員能力的組合中獲得實現。

——競爭能力。遵守公平競爭原則。新的競爭力體現在合作中,所以是合作能力本身的一種內涵。

——耐挫能力。社會競爭激烈,充滿了困難與挫折,要想在這種環境下生存,必須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勇敢麵對挫折,堅韌、不怕困難。

——消費能力。21世紀的人才不僅要具有為社會工作的能力,創造生活的能力,也必須具有享受生活的能力。一個隻能創造不能消費的人,不是一個完整的社會人。創造能力體現個人的工具價值,而消費能力則體現個人的主體價值,21世紀人才應是工具價值和主體價值的和諧統一。

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是指為實現親子心理保健目標而確定和安排的特定的教育內容。這些內容的各個方麵及深度、廣度應依照孩子年齡特點和現實家庭要求而定。本章所講內容適合中小學各類學生的家長。

10月13日是世界保健日。人的心理保健中情緒適度很重要。情緒和情感是人類一種較為複雜的心理過程。情緒是反映客觀事物和主體需要關係的暫時心理狀態。情感是在情緒的基礎上形成發展起來的,情感伴隨需要和認識而產生,由低級向高級逐步發展,如道德感、理智感、美感等都屬於高級的情感。我們要使孩子成為一個優秀的人,就要培養孩子健康的情緒,並引導孩子的情緒向高級的情感發展。

情緒是健康的體溫表,良好情緒有助於抗病。最影響健康的8種情緒如下。

——有利於健康的四種:墜入愛河,開懷大笑,痛哭流涕,感激涕零。

——損害健康的四種:大吵一頓,承受壓力,忍氣吞聲,悶悶不樂。

人類感覺中的痛癢和情緒中的焦慮、恐懼都是報警器,是對可能存在的險情的提醒,從而令個人及時采取應對措施以避免損失。如果過於敏感可能誤報,徒增痛苦或煩惱;但這種報警機製一旦失效,後果將不堪設想。

近年來家庭教育似有一個新的趨勢,就是對孩子的紀律約束蕩然無存。有的家長以兒童應該快樂為原則來說話,他喜歡什麼,服從與否,父母絕對不得幹涉。而使用這個新原則,從來就沒有促使孩子成功的實例。對不可能的事情強而為之,則孩子的情感之漫無節製和行為之激烈無理必不可免。快樂和幸福還是有所不同的,心理學者肖峰說:“快樂是在別人田裏撿拾麥穗,幸福是在自己的沃野上揮舞鐮刀。快樂是短暫的雷,一閃即逝;幸福是不息的風,布滿四季。”

孩子常常會遇到緊張、衝突及困惑的情況,更為嚴重的是他們往往無法順利、正確地找到自行調節的方法。這個年齡階段生理的發展使神經、體液調節係統興奮性增強,加上認識能力和自我控製能力不足,因而常常表現為對事物的過度反應,即產生衝動性。有的孩子由於敏感性的提高與自我意識的發展及認識能力的提高,此時孩子很容易因為一點小事或一句話而心靈上受到傷害。有的孩子的情感易受刺激且敏感性強而導致情感的緊張性,中學學習比小學壓力大得多,這使他們的情緒經常處於緊張狀態,也會產生不安和自卑等情緒。國外醫學界據說有一種這樣的說法:愛生氣的年輕人一般不會成為愛生氣的老年人,倒不是他們會“改邪歸正”,而是沒有了這種機會——愛生氣的人要比一般人得心髒病的概率高出好幾倍,壽命就到不了老年。所以從健康角度說,生活中也不能老生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