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夜探張良墓(1 / 2)

民諺有雲:花有重開時,人無再少年。

他從來沒有想過有一天會因為自己的好奇心,而離開這個陽光明媚紅旗飄飄的二十一世紀。

炎炎夏日,整座城市像是燒透了的磚窯,讓人喘不過氣來。往往這個時候,人們開始對後羿和威利斯心存感激,一個射滅了九日,一個發明了空調。

劉健康是漢東省古大的一名學生,本來這個暑假他可以宅在家裏研讀文學著作,沉浸在書海中意淫一番,配上涼颼颼地空調那可就是神仙日子。

他一早起來洗漱完就開始打掃家裏的衛生,忙活了許久終於把家裏弄得幹幹淨淨的了,準備回到臥室好好讀他的書。

然而今天他卻接到一個電話,讓他的這個夢想破滅了。

“健康啊,暑假沒什麼事情吧。”電話那頭傳來一個興奮且和藹的聲音。

“二叔,我暑期準備把我的那本《孫子兵法》看完,估摸著沒啥時間。”劉健康聲音十分的誠懇。

“這些書籍以後有的是時間看的…”電話那頭的二叔打斷了劉健康的話。“健康啊,你今年都大三了。學校裏麵教的都是理論知識,你爸整天催我帶你出去見識見識。”

劉健康隻能略顯無奈的說道:“那行吧,二叔準備帶我怎麼見識。”

聽到劉健康的回答,電話那頭的二叔就開始抑製不住自己的興奮了。

“健康啊,在漢東省的西邊的一個村子裏麵,發現了西漢留侯張良的真墓。你二叔我啊,被指派為此次考古研究的領隊,所以這次準備帶你去見識一下大場麵,你收拾一些衣物,這次我們要在當地住上住兩個月的。”

“那行,二叔你把具體地址發給我吧待會。”掛了電話,劉健康無奈地同時,也比較興奮,畢竟是學考古的。

說起張良那就無人不知了,他乃是韓國亡國貴族,幾經波折後投效劉邦,成為劉邦身邊重要的謀士,晚年隱沒於深山之中,擅長道家練氣之術,據說乃是和葛天師一流的得道之人。

張良的生平因為有司馬遷的《史記·留侯世家》為證,後世並無疑義;但關於張良死後葬在何處,卻爭論頻多;全國的張良辟穀處有二十多個,張良祠廟數約百餘上下,張良墓也有十多處。

如今二叔堅稱找到了張良的真墓,劉健康身為考古係學生自然想一睹為快了。

劉健康簡單地收拾了日用衣物,又洗個頭在鏡子麵前吹了個自認為滿意的大背頭,頂著炎炎烈日乘坐上了大巴車,來到了二叔發的地址處。

剛剛進村不久,就發現前麵都被用警戒條封鎖了,還有很多安保人員在巡邏。剛剛靠近警戒條,就被一名安保攔住:“小夥子,這裏是考古現場,不得靠近!”

劉健康清清嗓門道:“保安大哥,我說考古係的學生,要找考古隊領隊劉二鵬同誌。”

聞言,安保表示自己會去通知劉教授,但是劉健康得在這裏等候。

劉健康從背上放下沉甸甸的大背包,用手輕輕擦拭了額頭的汗珠,一屁股坐在旁邊的石頭上,因為太熱便挽起了他的褲腿,露出了令女生傾倒的大長腿。

過了好一會兒,安保領著一個帶著厚重老花眼鏡、身材略瘦的中年男子走了過來,想必就是劉二鵬了。

“健康來的這麼快啊,累壞了吧。”劉二鵬人未到聲先到。

“這不是二叔您的召喚吖,我那敢不快。”劉健康站起身身來,一米八的個子足足高出劉大鵬半個頭。

“孺子可教也,先和我進墓去看看吧。”

劉二鵬帶著劉健康來到了墓門的入口,墓門極為平常,就是古代的青磚砌成的。

走進去不過百米,穿過一道形狀特別的壺門,就看見一塊石碑,上書:文成侯尊墓。

再往裏麵就是張良的墓室了,裏麵陳設簡單,並無太多珍貴珠寶,多是竹簡碑文,想來這才符合那不喜富貴在功成名就之時急流勇退的留侯張良的風範了。

劉大鵬對著劉健康嚴肅的囑咐道:“健康啊,這裏麵沒什麼珠光寶器的東西,但是這些碑文竹簡的記載對於考古曆史的意義更為重大,你不可隨意觸碰,以免損壞了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