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家的告密者被殺,死後被毀屍滅跡,一把火少了個幹淨,不用猜凶手一定出自論家,做的漂亮,安慶恩有點措手不及。
惠陵那邊傳回消息,自中郎將之下一千軍兵,死傷無數,敗逃回長安的不足百人,中途肯定有開小差溜了的貨色,卻也足見行動之人準備充分。有能力將一千名訓練充分,經受過野戰洗禮的左武衛士兵一網打盡的勢力,一巴掌就能數出來。佛門天台宗、華嚴宗、禪宗北門,再加上道家兩派茅山宗和樓山觀,別的門派在關中沒那個實力。安慶恩已經派出精幹力量打探消息,如果能找到證據,不拘時哪方勢力所為,安慶恩都會毫不猶豫地將其連根拔起;如果沒有任何線索,那才是他最不願看到的也最可怕的事情。
楊朝聖忽然急匆匆走進來,顧不得施禮,道:“邊令誠被殺,首級被人取了去!”
楊朝聖的鬢角處出現了汗滴,有些亂了方寸呢!
這可不是好兆頭,作為手下第一智囊,依仗之處甚多,如果他都如此,還能穩定關中局勢,進而搶奪大位嗎?從小由鬼巫門主悉心培養,又在江湖曆練多年,三十歲出頭的安慶恩早就練就了泰山崩而不變色的功夫,尤其是在關鍵時刻,更是要鎮定,即使做個樣子,也能收到奇效。
“先生請坐,上茶!”
楊朝聖一怔,隨即赧然一笑,讚道:“真乃我主也!”
“小王亦須臾離不得先生!”
兩人對視一笑,似乎天下再難的事情都不在話下了。
楊朝聖坐姿如同一棵筆直參天的大樹,屁股隻占據了胡床的三分之一,隨時可以起身,目光直視主君,態度不卑不亢,雖為君臣,臣子也要有臣子的氣度威儀,臣敬主尊方為正理。
“據可靠消息,月初郭子儀、李光弼自太原果斷撤軍,趕赴靈武。靈武軍隊不少於五萬,都是朔方軍精銳。唐王封郭子儀為武部尚書、靈武長史,封李光弼為戶部尚書、北都留守,兩人並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安慶恩霍然起身,緊握雙拳,又緩緩坐下,道:“老狐狸,他卻會挑時機。”
郭子儀年屆六十,自然稱得上一個老“字”,後麵再加上狐狸兩字,意義頓時豐富起來。
楊朝聖道:“阿史那從禮必然無功,臣料定,此人肯定不會回來了。另外,據說唐文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房綰也到了靈武,極受唐王恩寵,還在郭子儀之上。”
安慶恩眉頭一蹙,不解地問道:“難道,要讓空言無忌的書生領軍?”
“極有可能。”楊朝聖思忖片刻,接著說道:“唐王能信用的將領,少之又少。書生領軍,或者才能放心。”
楊朝聖話裏的意思,安慶恩豈能不知?他的老子安祿山原來所受恩寵冠絕諸將,第一個封王,可是結果呢?把皇帝打跑,自己坐了江山。太子李亨剛剛登基,文武兩方麵都急於建立自己的嫡係勢力,天下最難搞懂的就是人心,在短時間內不能區分忠奸的情況下,當然要就把權力交到稍微放心一點的人手中,房綰與郭子儀相比,應該能更讓人放心吧!如果房綰領軍南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