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實,在這種朝不保夕的難民隊伍裏,有這樣一個孕婦確實有點顯眼的,不說別的,就說吃沒吃的,又天天走那麼遠,不流產已經是奇跡了,而且氣色還挺好的。
“嗯,聽說這個孕婦也是後麵加入進來的,不是他們淩家村的人。還有那個瘸子也是和她一起的。”段峰把從淩家村的村民中了解到的信息告訴段二。
“那個瘸子有點怪,孕婦也奇怪。”段三說。
“哪怪了?”土匪在一邊問。
“不知道。”
“........”
過了一會,新來的都上去了。剩下的人都沿著繩梯爬上去,然後把繩梯收好。
接著還是一段小路,不過不長,走了約莫十分鍾,突然來到一片開闊的地方。
牛頭山的山頂居然是平的,一眼望過去,寬五六裏,長有十幾裏還看不到頭,因為後麵是樹林了。最奇怪的是,中間還有一個以裏多寬狹長的湖泊。
湖泊兩邊的平地都翻新過,看著是要種莊稼的了。湖泊的一端是一大圈的木頭房子,看起來很新,應該都是新建的,房子上還飄著冉冉炊煙。
這山上的情況讓新來的老少們看得嘖嘖稱奇,誰也沒想到懸崖頂上是這樣的一番光景。
“大哥哥,我們以後也可以住這裏嗎?”淩初一用充滿期待的大眼睛問段峰。這一路走來,淩初一除了和淩十八比較親外就是和段峰最熟了,這一路的山路還是段峰抱著她走的。
“當然,這裏以後就是我們的家了。”段峰開心摸著小女孩的頭說道,看著淩初一水汪汪的大眼睛,他總想起他上輩子的女兒,兩個都同樣的活潑可愛。
得到段峰肯定的回答,淩初一說道:“大哥哥真好。”扭頭用一雙充滿好奇的眼睛看著這以後她要生活的地方。
“麻子,你先把他們帶到新搭建的學校安頓一下。”段峰對麻子說。
學校,是他這個月來了才建議大家新搭建的一排房子。起初大家都不知道寨主為什麼要建這些房子,又為什麼要叫學校。
段峰解析說,寨裏的小孩有不少,到崖頂這到處跑很危險,所以要建這個叫學校的房子。一個可以讓小孩有一個安全的玩樂的地方,大人也不用時時盯著,還可以組織寨裏的種地好手、打獵好手、織布好手教他們,以後劫到先生還可教他們讀書。
這樣一番解析,大家也就接受了,畢竟這些種地、打獵、織布技能他們長大了也要學,現在能學也挺好的,也省得他們滿世界跑。對於讀書認字,對於他們這些祖祖輩輩刨地的人來說,也就是想想而已。
所以動員寨裏的一百來號人,這學校也不用幾天就蓋好了,前麵還整了一個大院子,段峰叫那是操場。他們也不再糾結這個為什麼叫學校而不叫私塾了,反正是讓家裏的娃來玩來學本領的。
對於段峰來說,學校,這兩個字對他來說有特別的意義。他上輩子就是一直在學校待著的,而來的這個陌生的世界,學校,或許就是他最後的依托了。這也是為什麼他堅持要用“學校”兩個字來命名這些房子,而不是大家建議的“私塾”兩個字。
安排好新來的人都已經入夜了。因為人不多,十幾號,每家每戶勻點吃的也可以過一頓,被褥之類的一個百多號人的山寨還是能暫時弄得出來的。
在昏暗的油燈下,段峰得以一個人靜靜的整理一下自己的思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