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中國人該如何講感情講麵子”(問題討論啟事)
文化觀察
作者:本刊編輯部
我刊今年第1期在“現實中國”欄目重磅推出馬語的紀實作品《消失在酒館裏的歲月》,作者以盧梭式的懺悔精神,痛陳當下中國酒殤,直指奢侈浪費之風。當代社會,處處酒殤,無酒不成席,無酒難成事,吃吃喝喝,觥籌交錯,已成普遍場景。重要的是,中國人的酒杯裏還包含了太多的感情和麵子,當下酒桌呈現出很多不良風氣,入此局者深受其害,卻又難以脫身。
2013年9月,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對109441人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35.7%的受訪者每月要參加三個及三個以上的酒局,84.0%的人直言反感當下酒桌文化。但與此同時,82.1%的受訪者感覺會喝酒已經成為現在許多初入職場的年輕人所必須具備的素質。“其實,不少人對於喝酒的態度很矛盾——喝酒應酬傷身又傷神,自己不願意參加酒局;但是如果朋友擺酒不請自己,又感覺不被重視;自己不敬別人酒,擔心顯得不尊重別人;不接受別人敬酒,害怕駁了對方麵子。”一位受訪者如是說。
是啊,中國人最重感情,講麵子,但由此帶來的奢侈浪費之風猶如傳染性病毒,早已無孔不入蔓延到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並且痼疾難除。“少一些煙酒氣,多一點書卷氣。”這該是新的一年裏我們的共同期待。為著這種期待,本刊從今年第1期起發起“今天,中國人該如何講感情講麵子”的問題大討論,旨在與廣大讀者一起共同探討如下問題:
1.現實生活中,你如何重感情講麵子?
2.應酬交際中,你是否有過矛盾與痛苦的經曆,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經曆?
3.生活富裕了,我們就可以隨心所欲大肆消費嗎?
4.你如何看待講排場、搞攀比之風,這樣做能多大程度加深交情、支撐麵子?
5.大吃大喝、追名牌高消費等奢侈之風會給社會帶來哪些危害?
6.喝酒到底喝出了什麼?如何甄別中國酒文化中的精華與糟粕?
7.如何正確處理勤儉節約和生活享受之間的關係?
8.酒肉朋友是真朋友嗎?什麼樣的朋友才是真朋友?
9.人如何才能真正立足社會,獲得更多的朋友與尊重?
10.與此相關的其他話題。
我們尤其歡迎有親身經曆與切膚之痛的故事和感悟,期待那些曾經深深觸動你的故事和人物,也期待你的獨特見聞與見解。文章不必麵麵俱到,從某一個角度切入,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或生動或犀利,或感性或理性,或猛烈抨擊,或善意建議。字數在2000字以內為宜。來稿請寄:(100031)北京前門西大街97號《北京文學》編輯部。請在信封標注“今天我們怎樣講感情講麵子討論”字樣;電子投稿請發至。我們將陸續選登各界讀者的優秀稿件並付稿酬為謝。歡迎您踴躍投稿!
本刊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