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拉薩
幾乎每一個藏民都是藏傳佛教徒,為什麼在新年來臨之際一定要到拉薩朝拜呢?來到西藏,要融入本地,一定要知道的就是為什麼拉薩是所有藏民轉山、轉湖、轉塔、轉寺,一路磕大頭朝拜的終點。
藏民之所以對“轉”情有獨鍾,源於藏傳佛教的獨特世界觀。在藏傳佛教經典中,認為世界分為上、中、下三部分,世界的中心為一座高山,即須彌山(漢語稱為妙光山、金剛山)。須彌山上下皆大,中央獨小,日月圍繞在山腰。山周圍環繞著九山八海,便是人類生活的地方。
山頂有一座壇城,即所謂的天堂,整個世界便以這須彌山為中心旋轉。藏傳佛教的信徒認為西藏就是一個壇城,它以拉薩為中心,眾多雪山環繞四周。同樣拉薩也是一個大壇城,以大昭寺為中心。而大昭寺又是一個壇城,以位於其中由文成公主帶入西藏的釋迦牟尼12歲等身像為中心。在藏民心目中,這尊佛像不僅是大昭寺的中心,也是拉薩,甚至宇宙的中心,圍繞著這座佛像轉經,就是藏傳佛教徒最圓滿的修功積德方式。參拜這座佛像,便是所有藏傳佛教徒從五湖四海出發而來的唯一終點。
來到拉薩,隻需坐在甜茶館裏,看看當地人怎樣生活,隻需去大昭寺看看那些轉經的人,你就會知道,什麼是真正的信仰。每天早上太陽升起的時候,跟隨在轉經的隊伍裏,毫無雜念地念著六字真言時,坐在大昭寺外八角街的一角,看著那些長途祈禱,經曆風雨和各種困擾來到向往地方的人們,默默虔誠而平靜地朝拜時,你便會感受到信仰的力量。信仰是內心的一種力量,在西藏,在拉薩,你可以真實地觸碰到它。
藏曆除夕
朝拜之後,一般的人家首先是在大小昭寺周邊的市場上買青稞苗回家,放在瓶瓶罐罐裏,灌上水。
到藏曆新年前後時,這些青稞正好發出新芽,此時藏民常常會將這些青稞苗放在藏櫃佛龕旁,寓意慶賀春天來臨,並祈求來年有更好的收成。
此時也是開始準備年貨的時間,這時家家戶戶開始準備青稞白麵和酥油,炸一種叫做“卡賽”的麵果子,卡賽的形狀多種多樣,全看女主人手有多巧。不過,過年時最重要的年貨,也最有特色的卻是“卓酥切瑪”。那是一個鬥狀彩色木盒,外部繪著各種吉祥花紋。鬥裏分成兩部分,一半裝著炒熟的青稞粒和豆子,另一半裝著糍粑麵和人參果。卓酥切瑪上麵,還插著一些染色的青稞穗和酥油花做成的尖翎。
藏民過年是從藏曆十二月二十九日開始的。這一天家家戶戶要把庭院打掃得幹幹淨淨,在門窗上,換上新的“仙布”(彩色布簾)。屋內鋪上新“卡墊”(厚墊)。灶房正中牆上要用糌粑粉繪出吉祥圖案。晚上,家家戶戶要團聚在一起吃“古突”(麵團肉粥),以此辭舊迎新,求得太平康樂。“古突”由家中主婦包好,有些“古突”裏會包著不同東西,如白石子、羊毛、辣椒之類。吃到包著不同東西的“古突”,會有與吃的人性格或運氣相聯係的不同寓意。比如:吃到有羊毛,表明心地善良;吃到了桃片,表明今年會很健康;而吃到鹽巴,表明你太懶;吃到了木炭,則表明你心黑。
一家人在歡聲笑語中吃完九道“古突”後,全家用糌粑捏製一個魔女和兩個碗,把吃剩的“古突”和骨頭等殘渣傾入楷巴捏成的碗裏。由一個婦女捧著魔女和殘羹剩飯跑步扔到室外,一個男人點燃一團幹草緊緊相隨,口裏念著:“魔鬼出來!”讓幹草與魔女和殘羹剩飯一起燒成灰燼。同時,孩子們放起鞭炮,算是驅走惡魔,迎來了吉祥的新年。當整個拉薩城的人們都在驅逐鬼邪時,街頭火堆處處,場麵極為壯觀。
藏曆除夕,各家把卓切瑪、卡賽、青稞酒、羊頭、水果、茶葉、酥油、鹽巴等擺放在正堂藏櫃之上,在大門前用糌粑或白粉畫上吉祥八圖,預祝新年五穀豐登、人畜兩旺。全家大小到寺廟裏煨桑,參拜佛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