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憐堂堂知縣大人竟落得如此下場,也不能不說“昭昭天理,報應不爽”。至此縣衙再無人有心思去查一樁無頭案,下發的海捕公告也隻說金貴私拐知縣的丫環逃離。州府更不願意向朝廷彙報自己查案不明、緝凶不力,最終便以金知縣操勞過度猝死結案上報京城。朝廷自然要安撫金家幾句,竟又送來了君王親自題寫的“鞠躬盡瘁”的牌匾,以示關懷之意,至此此事便草草了結,這是後話不提。
臘月二十五辰時,迎親車隊駛出了益縣城,向南行官道走了七八裏,益縣城早不見了蹤影。見路上並沒有其他往來過客,沈慧才這才驅馬來到張管家馬前,叫住了張管家。
“張管家,有個私事我先斬後奏了,還望海涵。”沈慧才有些歉意的說道。
“哦,什麼事?”張管家頗有點意外。
“我的妻家外甥和他鄰家之女私奔,鑽在迎親車的車座之下出城了。”沈慧才將事先編好的托詞娓娓道來。說是他的妻家外甥與鄰家之女青梅竹馬兩小無猜,隻因鄰家女的父母貪戀錢財,要將此女許配一個年過半百的財主為妾,此女不從,才與妻家外甥私奔,因逃不出城門,隻得躲在車內逃離雲雲。
張管家眉頭微皺道:“這可不太合適吧,若是本家老爺知道了,恐怕……”
沈慧才趕忙塞進管家手中一錠五兩紋銀,又講述那財主如何不堪,此女如何可憐,並說道:“這是行了大善、為張家平添陰德之事,必定保佑張老太爺身體康健增加陽壽。”
不知是銀子起了作用,還是沈慧才最後這番話打動了張管家,他收起銀子,道:“沈兄所言極是,此事便是老爺知曉也定會誇獎,那就別讓二位躲在車座下了,趕緊請出來吧。”
“我先替那兩個小家夥謝謝張管家了。”沈慧才在馬上抱拳作揖。
史安和瓊兒被沈慧才喊出了馬車,他們倆的出現大大的嚇了車裏的新娘和張家婆姨一跳。
二人下車後活動一下身子,被沈慧才帶到張管家近前。
“就是我的妻外甥尹健和那鄰家之女福兒,尹健、福兒,你們還不趕緊謝過張管家?”沈慧才道。
史安暗笑,心說沈大叔這化名起的真有水平,尹健對著金貴,福兒對著瓊兒。口中卻不敢怠慢,深施一禮道:“謝謝張管家的大恩大德。”瓊兒也深道萬福。
張管家道:“免禮,你們客氣了,舉手之勞何足掛齒?”
沈慧才不敢讓二人多說,恐怕言多有失,忙道:“尹健,你辦你的正事要緊,趕不上我們也不打緊,我會親自送福兒姑娘先到你在景縣城的表姐家的,等你到景縣時直接到她家就是了。我送完親吃上兩杯喜酒,就帶著我的人回益縣了。”
張管家也不願就此耽擱時間,對沈慧才道:“沈兄,時候不早了,你看我們什麼時候啟程?”
沈慧才忙說道:“這就走吧。”
隨即轉回身對史安說道:“此後一別,不知何年才能再見,你家裏我會好好照應,你也要多多保重,凡事量力而行,切不可魯莽行事。等這陣子過去了,一定回來看看我們兩口子。”說罷淚水縱橫而下。
史安心中頗為感動,趕忙跪倒說:“姨夫,我會小心的,您和我姨媽也要多多保重身體,祝福二老福如東海,壽比南山。”
迎親車隊漸行漸遠。
當日下午迎親隊伍趕到景縣,沈慧才先是送瓊兒去了聚賢茶館見其未婚夫,後又趕到張家參加了婚禮。
張家太爺不知是喜事所衝或是真如沈慧才所言添了陰德,大病漸去,竟又多活了十年,五世同堂其樂融融,街坊鄰裏暗自稱奇,這是後話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