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他是修士!(1 / 2)

“另一類就是能修煉的人,就是修仙界的修士,”元妙子等史安消化了剛才所講的內容,片刻後接著說道,“修士也有生老病死,隻不過這個過程不是元氣的循環過程,而是一種叫靈氣的循環過程。靈氣也叫靈力,是修士水平的主要標誌。修士的一舉一動要耗費靈氣,所以需要不斷補充靈氣,如同凡人每天要用食物補充元氣一般,凡人久不進食會餓瘦餓死,修士若不進補靈氣也會消耗自身直至死亡。靈氣存放的多少、吸收與釋放的速度、數量,都會隨修煉的層次不同而有極大的差別,被稱為境界或者修為。修為的提升靠的就是靈氣的積累。靈氣進出身體的通道就是靈根,或者叫根骨,在全身各處都有分支,分為金、木、水、火、土五種。每個修士的資質不同,所含靈根的種類多少、形態和粗細也有較大差異。靈根越粗壯,越便於靈氣進出,也就越容易提升修為。”

“靈氣與元氣有所不同,像靈根一樣也分為金、木、水、火、土五種。靈氣進出修士身體是很有講究的,同種靈根隻進出同種靈氣,所以說靈根種類越多就有越多種類的靈氣進出,那也越容易修為提升。說起這個道理,還完全得益於上古時期一個絕世巨修的探索。”

說到此處,元妙子麵露崇敬之色,“據傳聞所說這名巨修姓韓,諱字為立,現在根本不知道當年他修為有多高。隻知那時修仙界普遍認為靈根越少越好。現在想來可能因為上古時期各地靈氣單一,所以靈根種類再多,在一時一處也隻能吸收一種靈氣。而靈根種類越少,也就越粗壯,吸收一種靈氣的速度自然也快上許多,這可能也是天道的一種平衡吧。所以單靈根的粗壯就勝過了多靈根的數量,修行也就越快。而事實上,修為的提升所需靈氣越來越多,單一的粗壯靈根的修士,絕對比不了靈根雖孱弱,但種類眾多的修士。”

“據傳說,韓宗師當年以四靈根進入修仙界苦修,為升入上界不知用了什麼秘法轉變成五靈根修士,終究成為不世巨修。他將此理論告知整個修仙界,引起巨大轟動,起初沒人相信,可到了大概一萬三千年前,突然一場天地劇變後,世間的靈氣全部混在一起,又有一個姓齊諱字為淩的修士重提這個理論,還將一套能讓多靈根修士同時吸收多種靈氣的法門傳了下來,自那以後經不斷實踐,證明是韓宗師和齊宗師所言完全正確。”

“韓立,齊淩”史安牢牢記了住這二人的姓名,“他們確實很了不起啊,能推翻當時的修煉理論,自成一套係統,當真是不世奇才。”

“自那以後,修仙界的修士便出現悲喜逆轉,上古時期所謂的‘天靈根’指的是單靈根,現在看來不過是個笑話,而當時被摒棄的,所謂‘雜靈根’的多靈根修士倒成了香餑餑,各大門派不惜大打出手爭搶人才。知道嗎,現在的天靈根是指五靈根。唉,扯遠了,接著說這個靈石,”元妙子忙把話題引了回來,“修仙界根據靈氣的多寡將各地分為凡人居住的世俗界和修士居住修煉的修仙界,兩界沒有直接的地域界限。世俗界不過是依靠結界和芥子空間之術分割而成的,這些你不修煉就不用弄明白。簡單說就是這個地點是凡人的世俗界,可其間某一點就是修仙界的入口。”

史安聽得有些懵懵懂懂,但也不好打斷元妙子的講解,就繼續聽著。

“就比如這晉州下屬九十四個縣,方圓不過兩千五百裏,其中的修仙界的入口卻有數個,而這些入口所對應的修仙界的麵積就不可估計了。算了,不說了,說了你也不明白。接著說這個世俗界,世俗界匱乏靈氣,也沒有可以貯藏靈氣的靈石或者靈脈存在,所以我們修士來到世俗界,必須帶靈石,以便隨時補充靈氣的消耗,靈石又有品階和屬性之分,這些修仙界的常識太過複雜,你不修仙知不知道都無所謂。現在你大概明白靈石的用處了吧。”

說到這裏,沒等史安接茬兒,元妙子驀地眼前一亮,說道:“史安,你家的藥田就是一處靈脈啊。”

史安道:“元妙道長,是不是你打算去那裏補充靈氣?”

“不是不是,那處靈脈對我來說實在小得可憐,都不夠我十日修煉所需。是我突然想到,一塊毫不起眼的藥田能被姓孫的看中,又費盡心思地取得,想必他也是看出那是條靈脈,那他也應該是個修士!”說到這兒,元妙子頓了一下,“能夠看上這麼小的靈脈,那他的修為也一定極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