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安聽罷,心中不免有些氣惱,甄青明明拿不準這丹藥的確切療效,能解決自己的問題也隻是他的猜測而已,這就拿出來為自己治病,讓我們費盡千辛萬苦取得了獸丹,可最終為什麼要用他都不知道。
甄青似乎也看出史安的憤懣,安慰道:“這丹藥的確切用途雖不可知,但總是對氣海有益,再加上水行獸丹,對你的修行必然大有好處。這幾天我遲遲沒有動手,就是在考慮這丹藥如何煉製。”
史安聽罷更是惱火,嘀咕道:“連丹藥怎樣煉製都還沒弄清楚,這叫什麼煉丹師?”
甄青聽到也不氣惱,說:“這是你還不懂煉丹的道理才這麼說的。在我這裏水靈氣也不充沛,我也沒有水靈石給你,你即使修煉,靈氣也被氣海吸收了。所以我勸你這些日子就先別修煉了,給你幾本書,你可以看看如何製作丹藥還有常用各類靈草的相關內容,長長見識對你日後修煉也有好處,你看這樣可好?”
史安一想也是,事到如今再埋怨甄青也於事無補,修煉的效率低下,還真不如一邊等著他煉丹,一邊看看有關書籍,同時靜等師祖前來接自己,便道:“那就謝謝甄前輩了。”
“那好,我這就給你兩本書回去看,”說著,起身到書架前挑了兩本遞給史安,“一本《靈草通論》,講述常見的靈草靈藥,一本《丹道入門》,講述煉製丹藥的基本方法,後麵還介紹了一些普通丹藥的單方。你要仔細看,兩本書內容有交叉,可以互相印證,如有問題不懂,可隨時來問我。這書看完不用還了,送你了。現在我還要繼續思考煉製此丹的細節,就不多陪你了。”
史安見甄青下了逐客令,也不好多留,表示感謝後就拿書回房了。
以後的幾天,史安除了每天打聽一下師祖的消息,其餘時間就窩在小屋裏讀這兩本書。師祖至今仍沒有任何消息,史安心想,離約定的日子還有一段時間,師祖雖沒了法寶,可也是召國數得著的高手,沒必要擔心。
《靈草通論》很好懂,畢竟史安也是行醫出身,雖然修仙界與世俗界的草藥大相徑庭,可藥理是相通的,隻三天工夫便將多數的靈藥名稱、形態、藥性等了解得差不多,隻待以後有機會實踐便是。至於那阻靈丹的功效,史安琢磨了很久也沒琢磨出個道道,也隻能認為甄青說的法不錯。
而那本《丹道入門》可就難啃多了,主要是因為修仙界和世俗界的成藥方法不同。盡管都是要將若幹草藥以一定比例結合在一起,但世俗界的成藥都是湯、散、丸、膏之類的,製作相對簡單,修仙界的成藥主要是丹,不似世俗界那樣將各種草藥烘幹或文火炒熟後磨成粉,再將粉末與蜂蜜、水、酒等混合後製成丸,而是在丹爐中以或天、或地、或人之火融化、混合、凝固而成,各種草藥的融化點不同、性質不同,結合的方式也不同。
煉丹要有極強的控火能力、靈氣操控能力和較強的神識。控火能力體現在融藥階段,通過控製火候,在丹爐中劃分出不同溫度的區域,以分別融化不同靈藥。使用的靈藥種類越多,丹爐中區域劃分也就越多,沒有過硬的控火能力,就沒辦法同時實現多種溫度並存的目的。
融化後的靈藥結合也非常講究。不同靈藥的五行屬性各不相同,同一屬性的靈藥結合方式、屬性相生的靈藥的結合方式,與屬性相克的靈藥的結合方式迥然不同,這就意味著僅僅知道藥性還是不夠的,還必須有極強的靈力操控能力,以靈力來控製融化後的靈藥間的結合。
神識控製主要在成丹階段,結合好的靈藥內部極不穩定,隨時可能發生崩丹現象,這時就必須要用神識時刻關注靈藥內部的力量平衡。這一切要求的最低起點是築基期,因為隻有這個時期的神識才能開始修煉,才有可能達到細致入微的程度,也隻有這個階段靈力才可以釋放,才有可能隨時控製丹藥內部各種力量的平衡。
史安看了三、四天就覺得頭大了,控火的一般規則、各類靈藥的融化點、靈藥間的結合方式、靈力禦物與神識入微等等,概念紛繁複雜,操作更是頭緒繁多。好在原理已經明白,後麵附著的幾個常見丹方也背下來了,想要實踐也得等機會到了築基期可以靈氣禦物再說。
至於神識,按照元妙師祖的說法,自己的神識是很強,趁兩本書已經看完,左右沒事的當兒,不如再去找甄青討要基本相關典籍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