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後的一天清晨,開元城街頭巷尾都在議論一件事,就是“方寸閣”的重裝開業。
“這方寸閣是第三次擴張了吧,嘖嘖,一年一個新台階,可真了不得啊!”
“幾家歡樂幾家愁啊,看看原來那幾個大陣法鋪子都被擠兌成啥樣子了?”
“這也不怪方寸閣,那些鋪子的陣法和方寸閣就不在一個檔次上,靈石耗費也多,功能沒有人家的多,就連同樣的陣法,效果也是天壤之別,所以多花上幾顆靈石也是物有所值啊!”
“就是,人家布陣速度還奇快無比,別家的布陣都要刻呀劃呀好幾天,人家方寸閣啪啪啪啪幾下子,不到一個時辰就弄完了。”
“就沒有別家的鋪子探聽方寸閣發家的秘密?”
“怎麼會沒人打聽呢。不過探聽到的消息是,方寸閣的崛起全靠他家那個不到二十歲的陣法師。”
“那個傳聞我也聽到過,不過你會相信一個才煉氣二層的夥計當陣法師?連符刀都用不了的人會成陣法師?這絕對是方寸閣散布的謠言。”
“我也聽說有些鋪子專門找外人去他家委托布陣,原指望布好後看看有何特別之處。你猜怎麼著,那人最後把陣法的靈石都去掉了,也隻能看到整個陣法是用石板和石條布置的,可那些好多石板上刻的啥根本看不清楚。再檢驗檢驗石板,結果和平常用的石板一樣樣的。看來,這方寸閣絕對沒那麼簡單。”
“嗯,功能越來越多讓原來不用陣法的修士也開始用陣法了,而且連開元城周邊的修士都過來讓方寸閣給布陣,那方寸閣可不是來者不拒,人家有三個不接,第一,距離超過開元城一百裏的不接;第二,價格小於兩顆水靈石的不接;第三,大家族陣法和門派陣法的活兒不接。”
“牛,真是太牛了。”
這時,於掌櫃正在新建的寬敞的修煉室中打坐,這三年過得太舒心了,絕對稱得上是甩手掌櫃,他也能拿出更多的時間來進行修煉。接待主顧有專門的跑堂,收款有賬房先生,布陣也有專門的夥計。史安的到來不僅修正了他們陣法中原有的錯誤,提高了效能,增加許多原來沒有聽過或者想到過的功能,更關鍵的是史安改變了工作流程。
現在鋪子裏就根本沒有閑人。過去業務少,每個夥計一個月能幹兩單買賣就算不錯了,一單買賣幹個七八天,其餘的時間就都閑著,不是修煉就是打屁聊天,一個月下來能掙一顆靈石。現在則根本閑不下來,不僅因為業務量每天安排得滿滿的,即使他們一刻不停歇地刻劃石板,也往往跟不上進度,更因為他們的收入與刻的石板數量直接相關,巨大的收入誘惑他們不知疲倦地刻了又刻。
盡管比以前累多了,可收入也遠遠超過以往,今年每個夥計一個月的收入最少也有十五顆靈石,都快趕上過去於掌櫃一個月的總利潤了。所以下一步,於掌櫃打算再從別的陣法鋪子裏挖幾個能手級的夥計,這樣才能保證方寸閣的業務量持續攀升。這個消息還沒敢公布,因為一旦公布出去,隻怕門檻都會踏平。值得一提的是,就在方寸閣業務數量急劇增長、夥計收入穩步提升的良性循環下,原本隻有一個石匠的開元城,現在也湧現出近十家的石匠店,專門生產石板供方寸閣使用。
三年來,史安每個月的收入也逐月增長,從最初兩個月每月一顆水靈石,發展到現在每月有二十六顆的水平,盡管拿走方寸閣一半左右的收益,可對於掌櫃而言,這個代價絕對是值得的,畢竟自己現在一個月的收益與原先兩年的收益差不多,而自己也從原來的小老板,變成現在開元城無人不知的於大掌櫃。
唯一讓他不爽的就是史安太過謹慎,讓自己始終不能接觸到核心技術。三年來,不管是具有新功能的陣符,還是開元城所有陣法鋪子都會犯錯誤的陣符,都由他自己躲在小屋中親自完成,而凡是他刻好陣符的石板總是蒙著一層光暈,根本無法查看所刻的陣符是何模樣。
久而久之,於掌櫃倒是想明白了,逸之先生的心機可比他們強太多了,與其處處設計不如處處交好,你情我願才能長久發展,相信再有兩年時間,趕在史安離開方寸閣的時候,開元城就不再有其他的陣法鋪存在了。
史安每天也很忙碌,借助那個獨創的符刀和符板,在每天完成所需的陣符之餘,就研讀《陣法要訣》的後十卷的內容,這可比前二十卷難多了,三年來他也隻能勉強將這部分內容中的絕大多數內容看明白、記清楚。神識在蒲團每日不斷的滋養和《大衍決》不輟修煉之下已經壯大很多,與史安初入洞天石相比,早已不可同日而語。
煉氣期使用的聚靈陣是個中級低階陣法,在《陣法要訣》的幫助之下,史安也抽時間將其完成了。所用的陣圖為八角陣,陣旗都是普通材料製成,方寸閣中多得是,他也早已全部備齊;陣符有六十四個,靈源槽共九個,一個是用下品靈石驅動陣法的,另外八個可以使用下品靈石或者屬性靈石,是用來提供陣內壓縮的靈霧的,這個陣法幾乎占滿了洞天石內石室地麵的三成。石室的另外一角堆放著這三年來史安積攢下來的三百二十顆水靈石、四十八顆下品靈石以及還沒有使用的百十塊石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