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道子此時正在正堂與元春、元風、元錦三位新晉的長老召開半年一次的例行聚會。
這三位正是當初元通子與元道子談起的築基圓滿四人中的三個,也正如他們所料,火土木三靈根的元春率先結丹,接著就是馮長老親侄孫的元風,最後是元道子的親傳弟子元錦,而雲荃最終因壽終而未能進階。
說起這例行聚會也是元道宗主的新舉措。十五年前清古子結嬰,成為太上長老,隔年在離開宗門之前,並沒有像元通子和元道子當年設想那樣,讓元妙子成為宗主,而是仍維持元通子宗主地位不變。而十年前元通子在天劫之前,按照慣例任命了元道子做了下一任宗主。
元道子上任後做了改變了前任宗主分權的管理模式,重新構建了集權模式。
元通子在位時,實行的是長老領導下的堂主負責製,先將宗門大小事務劃分為財資、內務、人事、產出、外銷、外交、外屬家族事務等幾個堂口,將各堂的管理權交給各位長老,再由負責長老選拔築基期內門弟子中的精英作為堂主。元通子主管人事和內務、清古子主管財資、元道子主管生產和外銷、元妙子主管外交,就連記名的馮長老也管理四象觀所轄家族事務。各位長老在管轄範圍內可直接做出決策,並向元通宗主通報就行。
而在元道子當政時,所有長老的管理權全部收回,原先劃分的堂口也更加細分為十五個,堂主的任命由宗主一人決定,各堂堂主直接對宗主負責,大小事務由宗主決策。遇到宗門重大事件時,各長老可以提出自己的看法,最後由宗主拍板。另外增加每半年一次的通氣集會,由宗主將這段時間所有重大事項通報給各位長老,當然長老是否來參會並不強求。
各大長老對此也腹誹不少,原先各自分管一攤兒,自會有些各自的好處,且不論靈石會增加多少,就是人脈關係也會積累頗豐。現宗主的這麼一招,長老就真的成了一個可有可無的尷尬的虛職了。新晉的長老畢竟沒什麼資曆,雖有諸多不滿,但也不敢公開對抗宗主,都想著隻要反正月俸別少我一個子兒,不用管事兒也樂得個清閑,就這麼湊湊乎乎的過吧。
之所以這麼做,元道自有他的打算,他今年二百九十六歲,若沒法進階元嬰期,就隻剩下百餘年的壽命。可他偏偏在外力開靈時被傷了靈根,到結丹期初期時靈根擴張就已到了盡頭,無法修煉到元嬰期。當初修煉到中期也僅僅是為了能在修為上壓元妙子一級,更有機會當上宗主。現在宗主之位已在手中,修煉反倒成為極其次要的事情,於是他就把所有的精力投入宗門的治理中,培植自己的親信,壯大自己的勢力。
集會正進行了一半,那守山的外門弟子跑進來,徑直走到宗主身邊,低聲耳語幾句。
“哦,張泉回來找元妙長老?元妙長老不是在閉生死關嗎?”
那弟子見宗主並沒有避諱眾人的意思,就接著說道:“弟子也是這麼回複他的,可他一定要我去說,是說史逸之的事情,弟子這才去見了元妙長老。”
“史逸之?這是什麼人?”
“弟子不知,但元妙長老一聽就出關了。”
“嗯,知道了,你下去吧。唔,你先等一下,附耳過來,”元道子又喊住了正待轉身離去的弟子,對他耳語道:“要密切關注張泉和元妙長老的動向,一有異動即刻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