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眾長老聽後也是義憤填膺,脾氣急躁的張康長老拍案而起:“我看隻有迎頭痛擊才行,四象觀這些牛鼻子老道就是欠收拾,掌門若是信得過我,就給我帶上幾個長老和一眾弟子打過去。現在他們的結丹修士不過五六人,其中三個還是剛晉級不久的,築基期也隻有八九十個,哪裏是我們的對手,不如趁這個機會直接將它打成二流宗門,成為我總的附庸更好。”
端坐椅上的長老劉艾卻捋捋胡須,微微一笑道:“張兄,你還是那麼急躁,沒必要大動肝火。首先我宗門不差這點礦石,以這個為名開戰沒什麼意思;其次,兩宗的曆史上從沒有過交手記錄,一千多年前的那場戰爭還是我們兩宗聯手抵抗了外來的修士兵團,可以說我們還是有戰鬥友誼的,直接出手恐怕對日後共同守護召國大有不利;第三,掌門惱火的不是東西,而是元道子和四象觀在禮數上的不周,如果當初四象觀派一個長老過來商量,掌門估計都會無償送給他們的,所以事到如今隻要四象觀肯低頭認個錯,象征性的給我宗一些賠償,這事兒也就過去了。掌門,我說的可對?”
宋昶點點頭,“劉長老所言極是,動武乃是下下之策,不戰而屈人之兵才是高招。不過依劉長老所言到底應該怎樣做呢?”
“元道子是四象觀掌管符籙銷售出身的,我是宗門中管賣丹藥的,所以也打過幾次交道。這是個目光短淺、眼界極小之人,重小利而輕大義。對他而言,講道理還不如給些好處來的直接。所以我想這樣來做:私底下給他些好處,不用太多,讓他將兩宗分界線向四象觀方向挪回十丈。紫郡山本就沒有什麼好東西,多十丈少十丈也沒什麼,乙晶礦他已經全拿了,又得了咱給的好處,退出十丈也沒什麼損失,我想他會答應的。我宗門在乎的是臉麵,雖損失些物品,可對外來講,是四象觀賠償了我宗土地,這樣我們也下得來台。不知此法可否?”
宋昶也非魯莽好戰之人,聽劉艾所言頗合心意,問道:“這樣也好,上兵伐交,中兵伐謀,下兵伐戰,那就依劉長老之言,不知派誰前往最為合適?”
“計劃既是老朽提出的,那這一趟四象觀之行也隻有老朽最為合適了。掌門,我想即刻前往,給元道子的東西嗎,就拿上兩顆增元丹吧。”
“再加上兩顆上品靈石吧,兩顆增元丹都給了,不在乎再加上這些。這份禮的分量不輕,應該能夠順利解決的。那劉長老辛苦你跑一趟了。”宋昶命人從丹坊中取來一個玉瓶交給劉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