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國公府的算盤(2 / 2)

這隻是最主要的,還有一些就不提了,有這以上好處這朝庭一紙命令,不花錢不說,還倒賺錢,何樂而不為呢。

這就倒置本是二十倍的官鹽,經國公府至江湖各派再到專售就變成了一百倍,如果到了西平州這種邊關,可以到一百五十倍,卻是想高也不行了,一個是專售限價,二個是老百姓也吃不起了。

二公子見王重陽想得明白了,就又開口道:“我西平州百姓貧困,我父西平國公,深感百姓困苦,所以這鹽引到了安撫府也不過才一百二十倍,專售加點也不過一百三十倍,百姓也無甚怨言,也就是說這邊軍最多可以得十倍,但如果王掌門得到的鹽隻是一百倍或更低呢,是不是可以可分點給邊軍,比如分三十倍,這樣邊軍是不是就不會有怨言了”。

王重陽心說,你當我是傻的呀,我一百倍進貨,賣一百三十倍再把利潤的三十倍給邊軍,那我不是還要倒虧人力成本。但轉念一想,這二公子雖本身是本丁,但怎麼說也是國公府派來的,國公府跟我一個成立才五年的門派說這些做什麼?如果是想讓我天山派給他白打工,那就不是我傻是他傻了,這中間必有其他的利益來源。

王重陽想通此節,當下站起來,長躹一躬道:“還請二公子教我其中賺錢的法門”。

二公子也馬上起身虛扶了一下王重陽,嘴裏卻道:“王掌門這可折煞本公子了,我雖為國公府二公子但以後繼承家業的是我大哥,我也不過就是江湖一小卒,怎擔得起王掌門大禮”。

王重陽心聽膩味,你還在老子麵前裝起逼來了,我忍:“二公子那裏話,二公子雄才大略,將來之事誰都不好說,這江湖上武功高手不少,但智謀之輩卻是極少的,二公子智計無雙,還請二公子教我”。

這下任曉曉笑得臉上肥肉全都上擠,直把眼睛都要擋完了:“王掌門,王大哥,我們也別什麼二公子,王大哥比我年長,如蒙不棄可叫我一聲賢弟,我稱一聲兄長,你我兄弟家有什麼不好說的”。

王重陽一聽這話,就知道這二公子是有心結交自己了,至於為什麼結交自己,那還不是看在我天山派的實力上,這世界呀還是實力說話呀,當下也裝作心心戚戚焉的道:“那王某就托大,叫一聲賢弟了,以後賢弟但有驅策,隻要不傷害我天山派的根本利益,為兄自然是赴湯蹈火再所不惜”。

任曉曉一聽,這目的也算是達到了,即做了生意,又拉了一個強援,至於以後是不是象王重陽說的這麼好聽,那還要看今後相處了,這人嘛,關係都是相處來的。

跟著任曉曉也對王重陽一個長躬身,隻是人胖了點,這就沒那麼下去,口中道:“兄長在上,請受小弟一禮”。

王重陽連忙將其扶助,氣運雙目使淚腺擠那麼一絲出來,看起來是雙目泛紅,口中激動道:“賢弟”。

任曉曉更絕,直接就掛上了眼淚,動情的叫了一聲:“兄長”。

二人這表過情,就開始說正事了,原來這任曉曉的奉他父親國公的命令而來,看這個天山派可不可托,如可托就托,不可托就讓天山派去撞邊軍這個釘子。

至於所托何事,自然是更大的利潤——走私。

先是國公府將西平州的鹽引托給天山派,這從蘇州至西平州有兩條路線,一條是蘇州——河東州——河西州——慶州——西平州,另一條是蘇州——徽州——上州——滄州——西平州,因為上州的特殊地位,這第二條線就算了,一般都是走第一條線,這每過一州就是加二十倍的利,這其中江湖門派分十倍,當地的國公府拿十倍,這是通常情況,如果有九大派或特別強的門派在的州,這國公府如果不夠強的話,門派就敢再加十倍,自己拿了。

西平國公的意思是,將讓天山派將三十倍的專售利讓與邊軍,然後天山派獨吞西平州二十倍的鹽引利益,然後天山派與國公府聯手,由天山派在明,國公府在暗,通過天山派與邊軍的關係,打通出關的路線,將一部份鹽販到西夏去。

這西夏不產鹽,百姓多是從肉食中獲取鹽份,但這那有真正的鹽好呀,所以在西夏鹽幾乎就是軟黃金,其利可達三百倍。

王重陽立馬就明白了,國公府的打算,國公府不敢與邊軍有關係,這是朝庭大忌,邊軍也不敢私販鹽給西夏,雖然下麵有人也做,那不過是零打碎敲小打小鬧。

但如果有了天山派的加入就不一樣了,由國公府供鹽,邊軍放關,這鹽以一百倍的利出關,到了西夏得三百倍,中間有二百倍的利潤,分與邊軍二十倍再加上邊軍還先得了專售的三十倍,邊軍就有五十倍的收益,天山派得二十倍加上西平州的二十倍就有四十倍的收益,國公府自然得剩下的一百六十倍。

這可是三贏的買賣,你說這是資敵?兄弟西夏的老百姓就不是人了?做人還是要看遠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