暫且不說衛武如雪那個連李豐都看不透的女人。
李豐再次看向外麵的池塘,道:“她剛才倒是說了一句不錯的話,嶽家劍池九百年,如今卻也蕭條成這般模樣了,確實令人歎息。”
池中種劍,劍有百萬。
這便是嶽家劍池。
嶽家劍池作為嶽家之根本,卻並未被層層保護起來。
隻要是來到嶽家的客人,都可見到這個傳承九百年,極負盛名的劍池。
劍池共有九名劍奴守護,因為嶽家沒落,劍奴的境界也大多隻有內氣而已。
隻要客人不去破壞池中劍,劍奴大多不會露麵。
嶽武平感慨道:“嶽家劍池巔峰時,劍奴可達九十九人,每一人且都是通脈境界。如今九名劍奴,境界最高的一人也不過隻有內氣圓滿而已。”
“嶽家沒落,我難逃其咎啊!”
九十九名通脈宗師……
這個數量不可謂不恐怖。
現在所謂的七大武宗三大法宗,除了落劍原,其他幾宗最多也不過三名宗師而已。
九十九名宗師,放在哪個時代都可稱霸一方。
由此可以想象到嶽家劍池巔峰時期的恐怖。
可以毫不客氣的說:嶽家劍池是一個從雲端砸入地下十萬裏的家族。
李豐道:“嶽家劍池昌盛數百年,總不至於瞬間沒落吧,這其中發生了什麼事情?”
嶽武平負手看向外麵的池塘,似是回憶起了某些痛苦的往事,他的臉上也添了幾分的苦楚。
“你說的沒錯,劍池在九百年間卻有日漸衰弱之勢。不過,就就如冰川融化,這其中也需要一個過程。”
他輕輕歎了口氣,繼續道:“按照一位老祖推斷,再過九百年,劍池就要枯竭。到時,劍池枯竭,嶽家沒落,這已是定數。”
李豐問道:“是何原因讓嶽家竟提前了九百年沒落?”
嶽武平沉聲道:“這還要從一百年前的八國侵華戰爭說起。”
這一聽就是一個冗長的故事,兩人都坐了下來。
一個說,一個聽。
嶽武平倒了兩杯熱茶,熱氣升騰,嶽武平開始講起:
19世紀末,那是一個世界動蕩的時期。
而這個動蕩,以西方國家為因,東方國家為果。
而東方國家,便是以華國為主。
華國自古富饒,深受世界各國覬覦。自西方工業革命後,世界的格局在悄然發生變化。
閉關鎖國中的華國卻一無所知。
當時大清雖然勢弱,但江湖中卻是人才輩出。
在當初華國有三大宗派,被稱為:北劍池,中義和,南天寒。
其中以義和拳的人數最多,實力最強。
在那個動蕩的時期,義和拳的門主卻一心想要讓華國富強,再次稱為天朝上國。
於是,一場轟轟烈烈的‘扶清滅洋’起義就由此開始。
現今備受推崇的“陳老怪”,就是當時義和拳的頭號軍師人物。然而,當時陳老怪與義和拳門主持不同意見。
義和拳門主認為:君有難,民當以死效忠。
隻要能將洋人殺盡,就是犧牲義和拳的所有人又有如何。
陳老怪則認為,大清氣數已盡,想要拯救華國必須改變思路。
兩人因為此事吵得不可開交。
義和拳三千子弟,個個都是大義之士。雖然前期因為‘反清複明’而遭到大清長達百年的剿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