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潛規則(2 / 2)

太平老板說:“我跟員工簽的那些合同都是霸王合同啦,出了事你們找我就是啦,我對付員工跟對付螞蟻一樣啦,他們拿那些合同翻不了天的啦。”

我們跟太平老板簽下承包合同後,我們開始進行股權分配,我們根據出資多少來分配,最後股權分配是顏經理占35%,盧蘭占25%,我跟阿鍾各占20%,工廠的生產由我跟阿鍾來主管,顏經理跟盧蘭在幕後操作。每年生產完成的情況和品質異常情況按積分製度進行管理,每個月的生產任務必須全額完成,包括樣品開發,如果自己不能完成任務就外包加工,一定做到品質和信譽讓客戶都滿意,這樣我們才能在五金這個行業立足和發展,年產值一千五百萬,退貨率盡量控製在百分之一以下。這些責任和義務都明細地寫在合同裏,誰管理誰負責,出了差錯一定追究相關責任人的責任,這讓我頓時感覺壓力很大,不過沒有壓力哪來的動力。

我們四個人在簽合同時,我發現有一條以前萬威廠張健用在顏經理身上的條款,就是大股東有權提出重新分配股權或退股以及有管理工廠各項工作的主導權。我見他們倆都沒有異議,我也就簽了,反正這生意是包賺不賠的,走一步算一步。我知道顏經理是一個見利忘義的小人,但是我總覺得我跟顏經理畢竟是一家人,很天真地認為多事情他現在已經離不開我,因此他們不反對什麼我更無可反對的理由。

我們明細了各自的股權和職責之後,就開始對太平廠進行大刀闊斧式的整改,因為工廠現在很小,太平廠以前養了一幫吃閑飯的管理員,我們沒必要再幫太平老板養那些吃閑飯的管理員,隻留下有實用的管理員,各個部門有個主管就足夠了,並且精減部門。我們把磨房部跟打沙部、切割部、衝床部合並為一個大部門,分別由一個主管和每個部門由一個師傅兼任組長管理;我們把品質部和包裝部合並為一個大部門,由一個主管統一管理;我們把業務部因為生產規模有限,我們暫時不需要業務員便把太平原來五個業務員都辭退,隻留下馬歌。因為我們是朋友,而且馬歌人品正直,我們留他在廠裏做采購部主管,並且把那些業務員的客戶能搶過來的都搶過來。

我們對太平廠大刀闊斧整改一番之後,工作效率便大大提升。同時我負責生產的前期工作,阿鍾負責生產的後期工作,我們在業務方麵都各自管理自己的客戶,誰拉到的訂單誰就有3個點的提成,包括盧蘭和顏經理在內。我跟阿鍾因為是全職的,所以我跟阿鍾有年薪,一年都是12萬,盧蘭跟顏經理沒有年薪,他們倆隻有分紅。

我入駐太平後,便馬上從永成辭職出來,我因為事先做足了充足準備,幾個大的客戶都被我從永成帶到太平。我聽顏經理說陳剝皮對我恨得咬牙切齒,因為我們對外公布承包太平廠的承包人是我跟阿鍾,顏經理跟盧蘭隻是幕後操手,他們倆的身份不能公開,這就是行內的潛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