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芳隨著明道走了大概有一裏多路,進入一片樹林,穿過樹林,隱約見前麵有一座道觀,就是那明道說的紫陽觀了。
德芳和明道進了道觀,見道觀正中修建著紫陽殿,東西修建幾座房屋,是道堂所在。房屋前的空地中,長有一棵碗口般粗的桑樹,樹葉茂盛,桑椹見白。一個十三四歲,穿著藍色道袍的小道士,正盤坐在葦子編的軟團上,平心靜氣打坐。在他身邊不遠處,左右各立兩座半人多高的紫銅寶鼎,鼎裏插著幾支道香,散著嫋嫋紫煙,擊敗花蛇的那隻金鷹正停在那裏。
小道士見到明道,臉上一喜,道:“大師兄回來了?”他見師兄帶來三個人,不知道是何狀況。
明道指引下,德芳將兩位夫人都放在東邊廂房中。
德芳又見那小道士身材不高,清瘦短眉,眼耳口鼻都小。不過眼中精神百倍,說道:“道爺在上,趙八在這有禮了。”他尋思自己不能報上真名,又想起了這個名字。
小道士臉紅起來,顯然是覺得自己承受不起這個稱呼,支吾道:“不必,不必如此稱呼。”
明道在一旁笑道:“八爺,這是師弟寶童。”轉頭又對寶童說道:“你去找紅絲師姐,取些露水來。”
小道士寶童嗯了一聲,轉頭朝西邊的廂房走去,不多時,小道士寶童便回來,手中空無一物。
明道皺眉,問道:“露水呢?”
寶童道:“紅絲師姐說了,她一會就到。”
明道點頭,卻是滿臉喜色。
德芳不知道這位女道士,究竟是何模樣。
這時,有人說話,是一個小姑娘的聲音。這句話後,從長橋那端走過來一個小道姑。她十四五歲年華,圓圓臉蛋光滑如脂,眉毛細長黑如油墨,滿臉可愛微笑,身穿素袍,頭挽發髻。她比明道的年紀小,不是明道口中的紅絲,而是他的另一個師妹寧心。
寧心走到明道身前,看看德芳三人。
明道問道:“師姐呢。”
寧心道:“她就來。”
德芳暗想,這個叫做紅絲的道姑,怎麼這麼猶抱琵琶半遮麵的?讓本王等得好苦,卻見自從西廂房又走過來一位道姑。這位道姑二十歲上下,身量苗條,麵容清秀,眉間隱約帶著幾分愁容。她手中拿著一個瓷瓶。走到焦愛和李真的身前,看看兩人氣色。
明道在一旁解釋道:“她們中了花蛇毒氣。”
紅絲叫寶童和寧心去拿倆個盛滿水的小碗,而後把那寶瓶拔了蓋,將瓶子在每個碗裏倒出一點道:“沒有什麼大妨礙,服下便好。”也不知道她是在對明道說,還是對德芳三人說。她說完,轉身就往來時候的西廂房走去,看來,即刻就要回去了。
明道忙張手,仿佛要阻攔,說道:“師妹,等一會!”
紅絲仿佛沒有聽到,自顧不回頭,一直朝長橋那端走去。
寧心笑道:“師兄嗬,你怎麼招惹師姐了?”
明道愁眉苦臉,心事重重的樣子並不答話。
焦愛和李真喝淨自己那碗水,隻覺一陣暖流走遍周身,前胸和後背被暖流衝刷出細小汗珠來,這些細小汗珠彙合成一層薄水,被衣衫吸幹。感覺身體頓時輕鬆,原本僵硬的四肢也能舒展開。兩個人都站起來,轉了兩圈,覺得身體是好了。
德芳對明道道:“謝謝明道道長,多謝寶童道長,多謝寧心道長。”焦愛和李真見他拜謝,便也過來拜謝。
明道和寶童忙道救人乃是本分,不要如此的多禮。寧心是一個小道姑,沒有見過這麼多,導致有些緊張。
明道仰望天際,太陽已經收了炙熱,變得鬆軟,正往西邊落去,便好意邀請道:“天色已晚,三位在這裏吃些齋飯,今晚便在這裏住下算是將養,明日身體便徹底好啦。”
德芳三人一聽明道邀請在這修道的神聖之地住上一晚,正是他們要在外麵住宿的想法,都覺得十分興奮,笑逐顏開決定在這裏過夜。
寶童和寧心準備了一桌齋飯。有五個菜,分別是豆腐幹,麻油炒藤蒿,燉蘑菇湯,紅燒山藥,鹹土豆塊拌蘿卜皮。雖然都是素菜,卻都製作的很用心,很精細。並且綠葉紅花,很是賞心悅目。寧心盛了一些飯菜端去西廂房,想必和紅絲師姐一塊吃去了。
明道和德芳三人坐在飯桌前。德芳疑惑著朝寶童問道:“那個紅絲師姐,好像不太好接觸?”
寶童聽得他猛然問起了這個,忙解釋道:“八爺,其實,並不是這樣的,紅絲師姐向來…….”他想要說師姐的好處,但是忽然覺得也不必解釋,就欲言又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