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人生不像寫黑板,可以擦掉重來(1 / 3)

人生其實很簡單,簡單的就像在黑板上寫字。我們每個人都拿著筆在黑板上書寫著屬於自己的傳奇。我們每個人,走過的每一步就是在用筆勾畫自己的人生。當然,畫出圖案的主人是我們自己。怎麼去畫,也取決於我們自己。我們中的每個人用著不同顏色的彩筆,這也注定我們每個人的人生顏色不同。但不同之處也有相同,不管你用彩筆如何塗畫自己的人生,一旦塗畫後就不能擦掉重新來過。

一、現在比過去和將來更重要

一位哲學家途經荒漠,看到一座城池的廢墟。這座城池已經被歲月洗刷得十分滄桑了,但從大體輪廓上經過仔細辨認,仍能依稀看出其昔日輝煌時的風采。哲學家想在此休息一下,於是隨手搬了一個石雕,坐了下來。

在這片荒蕪的廢墟中,哲學家點燃了一支煙,望著這座曾經輝煌過的城池,陷入了深思。

這座古城曾經發生過什麼故事?是什麼原因讓它敗落成現在這個樣子?看著它現在的頹廢破敗,哲學家不由地感歎道:“唉,曆史原來如此的沉寂。”

此話一出,忽然有一個聲音問道:“先生,為何如此感歎?”

哲學家四下望了望,但是並沒有發現一個人,於是開始疑惑起來:這到底是誰在說話?

此時,那聲音又響了起來:“先生,先生……”

哲學家站了起來,仔細端詳著地上的這個石雕,這才發現,原來是一尊“雙麵神”神像在對他說話。

哲學家從沒有見過“雙麵神”,於是好奇地問:“你為什麼會有兩副麵孔呢?”

雙麵神回答說:“我這兩副麵孔,一麵用來察看過去,另一麵是用來瞻望未來的。”

哲學家說:“過去的已經過去,最多也隻能是現在的逝去,再也無法留住,而未來是現在的延續,是你目前無法得到的。你為什麼沒有一個麵孔關注現在呢?即便你能對過去了如指掌,對未來洞察先知,又能有什麼具體的實際意義呢?”

雙麵神聽了哲學家的話,陷入了痛苦的思索中。幾分鍾後,雙麵神哭著說:“先生啊,聽了你的話,我才終於明白,今天落得如此下場的根源。”

哲學家問:“是什麼呢?”

雙麵神說:“很久以前,我駐守著這座城池,因為能夠一麵察看過去,一麵又能瞻望未來,被萬人景仰。然而我從來沒有好好地關注現在,結果,這座城池被敵人攻陷了,美麗的輝煌成為了過眼雲煙,我也被人們所唾棄,最終被遺棄在這堆廢墟中。如果我能把握住‘當前’,好好地替國君出謀劃策,這座城池也許不會是現在這個樣子。”

雙麵神的回答不僅讓這位哲學家陷入了沉思,也啟迪了所有看過這個故事的人們。因為這個哀傷的故事揭示了把握現在比對過去的留戀、對未來的向往更重要。

現實生活中,往往有人像雙麵神一樣,總是對自己過去做過的事後悔,而對未來充滿了幻想,他們惟獨不重視當下,不重視眼前,因而一事無成。所以,有史學家把世界上的人分為三類:第一類人隻會沉湎於過去,在回憶的過程中體驗感傷;第二類人隻會空想未來,在空想中越來越不務實際;第三類人是注重現在,腳踏實地,慢慢積累,一步一步地走向未來。第一類人是感傷者,第二類人是空想家,第三類人是實幹家。

凡是成功者,大都是第三類人。因為如果你時時關注“現在”,就會完成許多的事情;如果常想“曾經”或“將來”,那將一事無成。

“現在”這個詞對成功可以說是意義重大,而“以前”、“當初”、“明天”、“將來”,往往就是“永遠做不到”的同義詞。二、人生是一場現場直播

格斯·希爾頓兒時的夢想就是成為一個銀行家,雖然長大以後曆經數次困難、心碎、掙紮,但依然初衷不改。可以這樣說,為了這個夢想,他不惜付出了自己的一切。

格斯·希爾頓從13歲起做商店店員,接著做過各種各樣的行當。但是銀行家這一年少時的夢想始終沒有在希爾頓的心中消失,可是他沒有資金,況且手頭上的積蓄又很少,夢想盡管偉大,但是從現實的角度看,這個夢想卻又十分虛幻,他在夢想和現實中左右搖擺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