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6章 戰勝自卑——每個人都有他存在的價值(2)(1 / 2)

聚會到了高潮,每人依次上台講述自己的現狀和理想,還有對目前生活的滿意程度。大多數人目前的現狀都不如當年跨出校門時的理想,對目前生活滿意者幾乎沒有。他最後一個上台,他說:“我目前擁有數家公司,總資產達到數千萬元,遠遠超過當年走出校門時的理想。如果說還有什麼遺憾的話,那就是我認為離那些我所欣賞的成功者還很遙遠。是的,無論是在學校還是走向社會,我一直很自卑,感覺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長,都比我強。所以我要努力學習每一個人的特長,並且丟掉自己的缺點。但我發現無論我如何努力也無法趕上所有的人,所以我就一直自卑下去。因為自卑,我把遠大理想埋在心底,努力做好手頭的每一件小事;因為自卑,我將所有的偉大目標轉化成向別人學習的一點點的進步。進步一點,戰勝一個自卑的理由,同時又會發現另一個自卑的借口。就這樣,永遠讓自己處在自卑之中,我就會獲得源源不斷的前進動力。”

學會超越自卑,是為了生命中期望已久的成功。從某種角度說,當自卑化成了謙虛,化成了上進的動力的時候,自卑又何嚐不是一種自信呢?

自卑有的時候並非不能轉換為自信,把自卑變成自信,就如同獲得成功的助推器。三、把內心的自卑感清除幹淨

有誰願意成為一個自卑的人呢?大概沒有。所有在實際生活中說自己為某事而自卑的人,基本上都認為自卑不是好東西。他們渴望把“自卑”這棵腐爛的枯草從內心深處拔出來,扔得遠遠的,從此挺胸抬頭,臉上閃爍著自信的微笑。

但是有的人總是自己瞧自己不順眼,總是覺得自己矮人一頭。當然這“不順眼”、“矮一頭”都是以別人做參照物的:皮膚黑是和別人比較才會顯得黑,個子矮是相對個子高的才會顯得矮。這些和別人不一樣的地方,實實在在擺在那裏,讓你既藏不了也躲不了,於是就有了自卑的理由。自卑的人既可憐自己又恨自己,於是耗費大量的心理能量和時間精力,企圖去改變那些和別人不一樣的地方,但往往收效甚微。

傑克是一個心理谘詢師,但是令人想不到的是,他曾經是一個很自卑的人。自從他開始從事心理谘詢工作以來,他變得越來越自信,這一點兒可以從參加會議時他坐的位置得到證實。過去,他總是坐在角落裏,即便對某些問題有自己的見解,也不會輕易發言。但是現在,他則經常坐在前麵,對工作中的問題總是能夠侃侃而談。這種變化,當然得益於心理谘詢的工作帶給他的自信,在為別人排解心理困擾的同時,傑克獲得了前所未有的信心,並且能夠深刻地了解自己和周圍的人,在為他們解決問題的同時,傑克也戰勝了自己的自卑,獲得了自信。

有這樣一個女孩,她為了自己耳朵上的一個小眼兒而感到非常自卑,於是她便去找心理醫生谘詢。醫生問她:那個眼兒有多大,別人能看出來嗎?她說她梳著長發,把耳朵蓋住了,眼兒也隻是個小眼兒,並不是很大。醫生又問她:“那樣有什麼要緊嗎?為什麼要為此而煩惱呢?”“怎麼能不煩惱呢?我比別人少了塊肉,我因為這個原因特別的苦惱和自卑。”醫生哭笑不得,隻能建議她把現在已經有的這個小眼兒擴大一些,讓它變成耳眼,這樣就不會因為少了一塊肉而自卑了。

其實現實生活中這樣的人很多,他們訴說著自己因為某種缺陷或短處而導致的自卑,他們把這些缺陷和短處集中起來,幾乎無所不包:什麼胖啦、矮啦、皮膚黑、汗毛重啦;什麼嘴巴大、眼睛小、頭發黃、胳膊細啦;什麼臉上長了青春痘、說話有口音、不會吃兩餐、家裏沒有錢啦,統統是自卑的理由,而“耳朵上的一個小眼兒”大概是這裏麵最讓人哭笑不得的了。

如果自卑的人能把目光轉到那些自信的人身上的話,便會有所發現——上帝並不是偏愛那些成功者,讓他們完美無瑕。如果用“耳朵上的小眼兒”這樣的尺度去衡量,他們身上的種種缺陷也可怕得很。拿破侖的矮小、林肯的醜陋、羅斯福的殘疾、丘吉爾的臃腫,哪一條不比“耳朵上的小眼兒”更令人自卑?可他們卻擁有輝煌的人生。如果說他們都是偉人,我們凡人隻能仰視的話,那就讓我們再來平視一下周圍的同事、朋友。你可以毫不費力地就能在那些成功者身上找出種種缺陷,但是他們照樣活得坦然自在,這是因為自信使他們眉頭舒展、腰背挺直,甚至連皮膚都熠熠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