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運用多媒體更好地呈現曆史史料資源(1 / 2)

運用多媒體更好地呈現曆史史料資源

裝備在線

作者:李建華

在曆史學科教學中,史料教學尤為重要。為了更好地將史料呈現給學生,並在史料教學過程中激發學生的興趣,訓練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並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多媒體技術就應更好地發揮其輔助功能,為教學服務。

1 多媒體技術輔助曆史史料教學中存在的認識誤區

在新課改背景下,史料教學可以看作最能體現新課程理念和提高學生曆史學科思維能力的教學方法。在一般情況下,史料教學往往是首先將史料呈現給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通過閱讀從史料中得出部分結論。其次,經過教師的講解,學生對某一問題有更深入的了解。

在信息時代,究竟應該如何培養學生的問題探究意識呢?筆者認為,有一點至關重要,就是要在史料教學過程中充分發揮多媒體技術的輔助作用。然而,目前史料教學中對多媒體技術的使用還存在一些認識誤區。

1.1 一些教師僅僅將多媒體技術的應用看作一種手段,而非一種方法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一些教師利用多媒體技術將史料展示給學生,以期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並取得預期的教學效果。實際上,這樣的做法僅是將史料直觀地展示給學生,而缺少對學生進行學科思維方法的培養。不容否認,曆史教學中涉及的名勝古跡照片、曆史人物圖片、漫畫、影像資料等資源,因具有良好的觀賞性,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但是,史料教學的重點應該是在學生的興趣被激發之後能否提高學生分析、理解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曆史思維能力。如果單純的隻是要運用多媒體通過展示史料激發學生的興趣,那麼史料教學的真正目的就被忽視了。

1.2 一些教師在授課中盡管重視多媒體技術的應用,卻忽視了對課件內容的完善及細節的處理

如一些教師在運用多媒體展示史料時,對史料的取舍有不當之處,沒有經過仔細的計劃和取舍,導致出現大段史料的堆積。甚至一張幻燈片上的文字史料密密麻麻,字數多且字體小,從而導致教學過程中時間安排不合理,學生看不清楚,整個課堂教學秩序比較混亂。

1.3 一些教師過多地依靠多媒體,致使多媒體技術主導教學而非輔助教學

在實際教學中,一些教師已經習慣於將所有教學內容都放在多媒體上,以至於傳統的板書被多媒體完全代替,一節課40分鍾就在不停地翻動幻燈片中度過。筆者認為,在各地教育資源不均衡的前提下,並不是所有的課堂教學內容都要用多媒體展示,教師是選擇使用多媒體技術還是選擇傳統教學方法實施教學,應該把握好“度”。

1.4 一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沒有有效發揮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的作用

一些教師往往在學案教學時使用史料教學,將大量史料印在學案中,這樣不僅浪費了資源,也沒有充分發揮多媒體教學的輔助作用。此外,由於各地教學基礎設施條件的不同,有些地方學校由於教育資源落後,還沒有實現每個教學班配備一套多媒體設備,不能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

2 多媒體技術輔助曆史史料教學應用實例

2.1 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有助於引起學生的興趣,強化學生對某一問題的認知

如在人教版曆史(必修二)第六單元第19課“戰後資本主義的新變化”一課教學中,學生首先麵對的問題是國家壟斷資本主義是如何發展起來的?為什麼主要的資本主義國家都要幹預經濟的發展?在實際教學中,筆者給學生利用多媒體展示了四則材料,學生一般根據這四則材料就可以概括出幾點原因。但為了強調,筆者將四點原因也用多媒體展示了出來:1)是為了應付戰爭或經濟危機;2)是國家大規模建設巨額投資的需要;3)是擴大國內外市場的需要;4)是學習社會主義國家的結果。

很顯然,在這個問題的講解過程中,如果沒有史料的應用,不僅學生對問題的理解有困難,而且教師的講解也會顯得生硬難懂。可見,讓學生清楚地閱讀並解讀材料,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顯得尤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