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十二戒:
作家十二戒一,忌跟風“不要修真受歡迎就寫修真,三國好看就寫三國。”
二,忌‘我’“這就不多說了,對於所有的寫手來說,用第一人稱寫作是大忌”
三,忌流水帳“文章太過簡陋,文中必須多多出現對話,環境的描寫與人物性格的描述”
四,不能抄襲“至少要抄得讀者看不出是抄的,有的人的作品一看就知道是抄尋秦記的劇情”
五,忌文章太短“不要用騙點擊率的方式寫書,一章至少要有四、五千字”
六,忌太哆嗦“拖戲是可以的,但必須要有技巧,不能無限地拖長。要盡力交代一些有用的東西與伏筆,在一些文字上加長文章的長度,但如困技巧不夠不要強行。文章太短不行,太長也不行。要長短適中。”
七,忌太雜“比如科幻作品最好不要與武俠合在一起,香滿的那些武俠科幻漫畫是最失敗的。因為他們硬是把武俠與科幻平衡。每一部小說都有其中心的主題,科幻就科幻,武俠在其中出現可以,但起到的作用微不足道,因為是科幻為主題,那幺一切都必須用科學角度去解釋,而不是又科學又武俠。”
八,忌超人“文章中最忌最忌的除了跟風之外,就是使得主角一夜之間成為超人。主角遇到奇遇得到意料序外的能力,可以!但一夜之間得到超強的力量,事後的力量強無可強,那幺你怎寫到終。”
九,忌名稱太多“讀者是不會有耐性去記憶你所例出的地名人名,隻能慢慢(很慢很慢)地在文章中交代,給讀者慢慢地消化。如果作者太急,隻會使讀者看得頭昏眼花變成了流水帳。”
十,忌例表“題材設定永遠都是給自己看的,不要硬加在文章中,讀者沒有興趣去看你的設定,這樣做就有如提前把一本書的結局說出來,使人失去了看書的味道。”例:魔盜的作者寫魔盜之時沒有任何的設定,在剛始的時候本人看著看著以為是在寫中世紀時的一個貴族故事。最後魔法師突然之間出現了。才啊!地明白到這是一本玄幻作品。給了本人無數的驚奇,而且作者那時至以後很長都沒有出現過更多的魔法師,使得讀者有興趣再看下去,龍什幺的也是最後才慢慢出現,一個個地描述,而不是一次過例出來。換句話說,作者至今才使我明白到這個世界大概是個什幺樣子的,(龍到現在才出現了兩次,妖精見都沒有見過)在我的腦海中用漫長至今的文筆一筆一筆地在本人的腦中將那個世界建築了起來,這是他成功的地方。
十一,忌呢稱“身為一個作者,要盡力站在中立的立場去看去寫,所以在文章中請不要出現不寫出角色全名而為了省事叫她小XXX,阿XXX的情況出現。文章必須給人中立,冷酷的感覺。而呢稱是為了親友之間的親近感而代替名字的稱呼,從來沒有見過那些文筆高超的人用這些妮稱代替角色的名字。你是作者與自己的角色拉親切感幹什幺?”
十二,忌上下關係混亂“有很多的作品,主角都是盡力與身邊的角色拉關係”比如:主角命令身邊的大哥去某事時是這樣說的:“某某哥,去幫我把什什什幺給打下來吧。”而不是:“某某某聽令,將XXX給我打下來。”公私無法公明,上下關係混亂,你看全世界哪一個軍隊會戰鬥時、工作場合這用這種語氣。這隻能表現作者社會經驗不足。
另外一點,很多的作品中作者站在主角一方站得太明顯了,將嚴肅戰爭寫得家鬥別扭,有如兒戲。“啊!我來遲一步。那個誰誰竟然把他們全殺光了,留下一點來給我嘛!”“你這好小子,竟然將敵人全打敗了,那我打什幺?也不留下一點給我。”這哪像軍人應說的話!兵~國之大事,生死之地。怎能任由這些主角的親友想怎樣怎様;,軍法哪去了。弄得戰場有如過家家一樣兒戲。——評寫作之得失評寫作之得失第一,對一名作者來說,很多新手都喜歡用我來寫書,或者是說第一人稱,本人不明白為什幺他們會這種想法。像異人傲世錄、商業三國之類的最後都漸漸地轉為用他,第三人稱了。因為這種寫作手法缺點多多,在網上遊曆過的人都知道一般情況下用‘我’絕寫不出好書,特別對新手而言。因此,使得很多的讀者對‘我’來寫書的作者都不帶有好印象,看完第一頁就不看了,除非是入VIP什幺的期望他在之後會改善才忍著看下去。所以,寫書最好不要用我來寫,金庸沒用過這種寫作手法,黃易在大劍師中用過一次就不再用了,而各作者竟然自問能夠比這二位宗師更加厲害,實在佩服。
第二,女人,我不知道這些作者有多少的戀愛經驗,或者是中國現今的市場上男女比例太過離譜,使得書中的主角都失去了一個男人應有的風骨與自尊,任由女人任打任罵,似乎隻要有個女朋友就足夠了,就算那女生犯了任何的錯誤我也見不到主角生氣或怎幺樣的,這也太聖人了吧。這種主角一多,啊!那這種主角都失去了自己的性格。特別是一些寫君王的書,君王是絕對不會讓任何人威脅自己的權威,必須做到冷酷無情,有的時候必須放棄自己心愛的女人,做到極度冷血,但很多作者硬要寫成完美愛情故事。去!無論是現實或者是小說世界從來都沒有完美的,因為讀者自己本身都不相信完美的存在,這樣寫不是明著告訴讀者這隻是我的妄想嗎?還有,本人是個男人,網上讀者百分之九十都是男性,如果作者們想寫情情愛愛的東西可以考慮去寫愛情小說。本人不認為愛情的因素不應出現在男性讀物中,不過我看到很多的人都將小說中的愛情成份比例調得高得離譜,明明是君王類的小說硬要與情愛拉上關係,鐵血類的非要弄得像過家家,似乎比起國家而言女人更重要。哈!所謂魚與熊掌不可兼得。有的時候必須在女人與國家之間作出選擇,但很多的作者硬是寫成完美結局,好嘛!隻愛美人而不愛江山這句話夠經典了吧,是這些讀者們諷刺的寫照,硬要寫成完美是不可能的。還有在很多書中主角都過於心軟,至少我還見不到有打殺女人的事發生,不管那個女人多幺混帳與囂張。唉!武則天的天下了。
第三,對自己不善長的東西可以選擇輕輕跳過,點到即止,淡淡地將它帶過去,不要硬去詳細描寫。如果真的非寫不可,那幺可以去查資料,但是愛情是沒有資料可查的,所以勸各位沒有愛情經驗或者是隻從漫畫與小說中理解愛情的各位不要硬去寫,那隻會使得大米粘上蒼蠅。
第四,什幺應詳寫什幺應簡陋,如果架空的話,那幺主要是要描寫所建立的帝國之強大。俗點說就是一國之YY,而不主角之YY。軍事與架空之間的分別我看就隻有史實與不史實了。
..............................................................
一堆的廢話說了那麼多,雖然明白,但是自己到現在還有些無法運用到文章之中,望所有的作者與我一起努力!!!!!!!!!
~~~~~~~~~~~~~~~~~~~~~~~~~~~~~~~~~~~~~~~~~~~~~~~~~~~~~~~~~~~~~~~~~~~~~
下麵是我整理的大神酒徒的講課內容,給為也可以看一下:
第一,什麼是小說,網絡小說的本質是什麼?
大家都是寫小說的,有人已經寫了幾百萬字,小有成就。有人剛剛開始進入這行,正在急於尋找登堂入室的捷徑。
但是,酒徒在這裏問一句,大家寫了這麼久,仔細想過,什麼小說,或者網絡小說的本質是什麼嗎?
不用回答,自己在心裏頭想
別查百度,直接給我你腦子裏第一反應出來的答案。百度上,有關小說的文學理論,你能找到一大堆。有的陳述簡單明了,有的複雜高深。大夥要是逐一拜讀,估計能讀上一兩年。
關於這個問題,酒徒自己的總結的答案非常簡單,所謂小說,就是說故事爾。無須扯得那麼高深,能把一個故事說完整,說精彩,就是一篇合格的小說。 有人會大喊文以載道,有人也許會大喊小說的社會價值與道德意義。但是,酒徒反問一句,如果一個故事連讀者都沒有,它能載什麼道?怎樣體現社會價值與道德意義。
特別對網絡小說而言,你即便懷著再崇高的目標,首先都得低下頭來,讓讀者肯接受你。除此之外,別無選擇 誠然,網絡文學也是文學的一種。但是,傳統文學當中,有高雅與通俗之分,網絡文學也如此。在目前發展階段,網絡小說,大部分都集中在通俗小說這塊,這是由讀者和市場決定的。
是網絡小說的優勢,也是劣勢 誠然,網絡文學也是文學的一種。但是,傳統文學當中,有高雅與通俗之分,網絡文學也如此。在目前發展階段,網絡小說,大部分都集中在通俗小說這塊,這是由讀者和市場決定的。是網絡小說的優勢,也是劣勢 網絡小說,你不必考慮編輯的重口味,也不必考慮評論家的說三道四。有讀者則生,無讀者則死。規則很簡單,也很殘酷。公平的殘酷
傳統文學裏邊,你寫一本誰也看不懂的書,有可能會有一堆人買回家去,裝13專用。放在書房裏,以示我很牛叉。大夥見過誰拿網絡小說裝13,或者說,以讀過哪本網絡小說,就自認高人一等麼? 沒有。網絡小說無法像傳統小說一樣,買來裝點門麵,也無法被編輯和評論家決定是否暢銷。所以,網絡小說,才最接近小說的本質,小說,說故事爾! 網絡小說也如此。它就是民間文學的一種演變,或者就是當年的評書,白話,改頭換麵,通過網絡獲得新生而已。當然,這裏邊肯定有例外。但大多數情況,就是如此。 這個有點兒像早些年間那些評書。 我不知道諸位小時候聽過評書沒有,三國演義、東漢演義、興唐傳、白眉大俠。這些故事要說社會價值與意義,基本等於無。並且與現實差了足有十萬八千裏。但誰也不能說這些故事不精彩,不吸引人。在電視機未普及前,幾十年甚至上百年,它都是民間最最流行的娛樂方式。無冕之王。
網絡小說也如此。它就是民間文學的一種演變,或者就是當年的評書,白話,改頭換麵,通過網絡獲得新生而已。當然,這裏邊肯定有例外。但大多數情況,就是如此。 .那麼,怎樣才能把一個故事寫得完整,寫得精彩呢?這就是我今天要講的第二個問題。滿足大眾的眼光和心理訴求 第二 大眾的眼光和心理訴求
第二 大眾的眼光和心理訴求
這個問題相對第一個問題來說,就複雜了許多。因為從古到今,社會在不斷進步,人們的審美眼光和心理需求也在不斷變化。舉個傳統文學中的例子,三十年前,或者二十多年前,俄羅斯名著《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還能感動很多人。而現在,特別是對於八十年代後出生的讀者,你再拿這本書給他們看,估計他們一頁也翻不下去。
但是有一點,大夥毋庸置疑。如果你自己筆下的主人公,把你自己都惡心到了,肯定不會有太多讀者。
我記得17k的血酬曾經總結過,一本好的網絡小說,至少要滿足、有品、有趣和有愛,這三者之一。這個總結很到位。 因為大眾,也就是讀者中的大多數,都喜歡這種人物。無品、無愛、甚至無趣的家夥,誰也不願意跟他交往,當然也沒什麼帶入感。 再舉一個簡單的例子。中國傳統四大名著中,紅樓、水滸、三國和西遊。綜合起來,水滸可能要排在最後一位。其中很重要一個原因就是,隨著時間推移,他已經不符合大眾的眼光和心理訴求 ...比如李逵殺小衙內那段。拉過來,喀嚓一聲撕為兩半兒。在古代,讀者看到此節,會大叫一聲痛快。但放在現在,讀者看到此節,大多會叫一聲,禽獸! 人的本性,是欣賞善良與正義。希望光明戰勝黑暗,哪怕這個光明有點牽強。所以網絡小說當中,善良、光明與正義,這些附和大眾眼光和審美觀的東西,也是成功的重要因素。
不可或缺
肯定有人對上麵這段話很不服氣,因為成功作品中,不光明正義的太多了。我自己隨便一找就是一堆。比如,傳統文學中的 教父 古惑仔,網絡文學中的 褻瀆
這就涉及到了今天要講的第三個問題。 第三,強盜的正義與黑暗中的光明
第三,強盜的正義與黑暗中的光明
為什麼叫強盜的正義與黑暗中的光明?因為有的作者說,我就是喜歡寫負麵人物,黑暗生物。有的作者甚至以黑暗生物為自豪。但是,古惑仔也好,教父也罷,主人公做事情時,作者都會給他們一個正義的鋪墊。同樣是強盜,同樣是黑吃黑。古惑仔裏邊,紅興幫人跳出來就牛哄哄一句,我們不販毒!
所以紅興打敗東興,讀者就覺得很爽。其實本質上,不都是黑吃黑麼?讀者為什麼覺得紅興打敗東興就爽,就過癮呢。因為洪興幫講義氣,不販毒啊。瞧,這就是強盜的正義。
同樣道理。教父裏邊,為什麼教父家族殺了別人,讀者就覺得殺得好。教父家族裏的人被殺,就覺得替他傷心呢?因為教父家族有親情,團結,有愛。所以,黑吃黑,大夥還覺得吃得好,吃得妙。這就是黑暗中的光明。
如果你一味黑下去,山雞和浩南互相背叛,小結巴在外麵搞十七八個老公,這書還有人看麼?答案恐怕不用我說。
再看網絡文學中的經典之作,褻瀆。羅格卑鄙,無恥,下流。集人渣特性於一身。但為什麼大夥還喜歡羅格呢。因為他有愛,有勇氣有擔當。雖然他的手段不正義,為人很卑鄙。可就是因為他身上有人性中的光明一麵,所以讀者才會喜歡。
這就是黑暗中的光明。
你承認也好,不承認也罷。如果你寫一個六親不認,壞事做絕,沒有任何擔當和原則的主角,哪怕立意再新穎,照樣撲街。
同樣,特例永遠存在。劍走偏鋒成功者少,但未必永遠不會成功。這又是為什麼呢?
就是今天要講的 第四點,特例、市場與讀者群細分
第四點,特例、市場與讀者群細分 我說的特例,多數出現在台灣市場,大陸這邊,恐怕無法進入商業運營。比如某些專門寫**、變態和黑暗的作品。
在台灣租書攤市場,往往還能排得很靠前,為什麼?因為他針對的是特定讀者群。有很大一批讀者,看書就是為了尋求刺激,尋求另類。然而想寫這種作品的前提是,你得保證你的作品能滿足他們的口味,還不觸犯大陸的法律。 不要說我看不起**暴力作品。我隻是拿他們做例子,來解釋讀者群細分問題。
我想表達的意思是,寫一本成功的網絡小說,離不開特定讀者群。當你無法保證自己的作品被大多數人認可時,專門針對某一類讀者群,也是成功的一條捷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