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看來,李銳做事有些高調。
結婚是現場直播的,生娃是上了報紙的,幸福生活是天天曬的。
有個小兄弟問我:“銳哥,你是不是想炒作啊?”
當時把我氣樂了:“哥用得著炒作嗎?一個大老爺們兒,結婚生孩子,堂堂正正過日子,有什麼見不得人?為什麼一定藏著掖著?”
說也奇怪,我眼中的正常生活,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裏,大家都習慣了遮遮掩掩。沒有幾個“明星”敢把自己的家庭、孩子曬在陽光下,沒有幾個“名人”敢大大方方展示自己的幸福。反倒是,不敢讓別人知道自己結婚,不敢讓別人知道自己有孩子,不敢帶著自己的家人走在街上,怕偷拍,怕“掉粉兒”,怕演藝生涯自此輸了行情。
而《爸爸去哪兒》偏偏是一檔曬親情、曬幸福、曬成長的節目。它最大的價值之一,就是扭轉了這個圈子裏普遍存在的“躲避”心態,讓參與者把自己的生活大大方方地展現在公眾麵前,無論是悲是喜,是成功是失敗。在這個過程中,老爸是不能缺位的,少了父親的愛,孩子往往容易膽怯、自卑,男孩子容易女性化。
在《爸爸去哪兒》拍攝的幾個月期間,作為一個“旁觀的參與者”,或說“參與的旁觀者”,我比任何人都更清楚地看到五個爸爸和五個孩子之間,親情如何日複一日加深。
隻有家庭,才是真正的港灣,幸福的源泉。隻有愛,才會讓一個人願意改變,願意成長。
比如田亮,他就改變了很多。
最初網上有些所謂的“專家”批評他,“將所有中國式教育的缺點集於一身”,這樣的觀點我非常不認同。如果真如他們所說,Crndy會是一個很失敗的孩子。但是恰恰相反,她可愛、聰明、勇敢、懂禮貌、有擔當,最寶貴的是她的善良,像珍珠一樣時時發光。
田亮是一個喜歡講道理的爸爸。Cindy七個月大的時候,他就把她擺在自己麵前,滔滔不絕地給她講人生道理。女兒聽不懂,自顧自倒在床上玩兒起來,他又把她抱起來,擺正坐好,繼續聽講。
他從內心深處是非常願意和女兒交流的。隻不過有時候,“奧運冠軍”的心理讓他很好麵子,自家孩子不能比別人差,所以中規中矩的說教多了些。
田亮自己也直言不諱,拍攝《爸爸去哪兒》是他第一次和Cindy單獨相處。平時在家,他也不太習慣親昵的舉止和話語。
我也是爸爸,而且是一個給自己打分很高的爸爸。我常常對女兒“高調示愛”,但是從田亮身上,我看到了我的不足。每天在Cindy睡覺前,爸爸和她講上幾句不管能不能聽懂的道理,對孩子的情緒和內心都是一種重要的安撫。
當然,在拍攝《爸爸去哪兒》的日子裏,田亮也意識到自己最大的問題,是對女兒缺少愛的表達。但他願意為了女兒去做出改變。我想天下父母心都是一樣溫暖柔軟,隻是要不斷地尋找最適合自己的途徑,學習愛的方法。
Angela是一個小精靈鬼,完全繼承了媽媽的口才和情商。
遇到村長以前,她相信爸爸是全世界最牛的,媽媽是全世界最棒的。直到村長命令她,“把玩具和零食都放進籃子裏”,她才發現原來村長才是全世界最厲害的。
麵對被強行沒收的寶貝,每個孩子的表現都不一樣。有的哇哇大哭,有的默默忍耐,Angela卻懂得第一個來找村長“溝通”“村長,告訴你一個秘密,我知道我媽媽把家裏的好東西藏在哪兒了。你把玩具還給我,我就把好東西全給你!”後來混熟了,我問她:“你家的好東西都有什麼?”她壞壞地笑:“嗬嗬,就是一些臭鞋子,臭襪子!”這個鬼精靈!
她有她的情感底線。比如“交換爸爸”的時候,雖然孩子們都不大樂意,還是默默遵守,隻有Angela不管不顧,號啕大哭“村長,我要把你裝到籃子裏!”她的零食玩具都被我沒收到籃子裏了,所以她認為,籃子是世界上最可怕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