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因為善哉呐麗(1 / 3)

早上八點半,眾人起床。老天爺也很給麵子,太陽照常升起,是個大大的晴天。雖然風有點大,五六級的樣子,但這是無法避免的。

高山燒了鍋雪當做洗臉水,三人挨個洗漱完,他便開始做早餐。

仍然是一鍋煮麵加三個溏心雞蛋,飽餐一頓後,眾人渾身暖洋洋的,於九點半收好帳篷和行李,並全副武裝:穿上攀冰鞋、戴上兜帽、麵罩、眼鏡和防寒手套,向玉虛峰主峰前進。當然,滑雪板仍然掛在她們身後。所以,她們這身打扮有點奇葩,腳下套著冰爪,手拿攀冰斧,結果每人身上還拴著一支滑雪板?

因為今天屬於正式爬山,已經走進雪線內了。海拔再次提升,溫度驟降不說,冰裂縫也逐漸出現在眾人眼前,可以稱得上是危機四伏。

所以現在她們人手一支冰鎬,由高山打頭往前走,先由他從厚厚的積雪中夯出腳印,然後兩女踩著他的腳印步步緊跟。狄安娜是第二個,石晚秋是第三個,越是後麵的人積雪也就越實成,走在上麵也就越節省體力,每一步都會輕巧不少。

不僅如此,她們每個人的腰間與大腿根部還係著多條繩索將三人相連,互相間隔了五、六米。這叫做結組繩,顧名思義,是把幾個人結成一個小組的安全繩。這樣的話即便有一個人出現意外,掉進冰裂縫中,或者在陡峭的雪坡上失足滑落,另外的人也可以把她拉上來。至於間隔距離拉大,則是為了緩衝人掉下去之後的那股拉力,也讓對方有個反應時間。

不過,這種狀況是完全不可能出現在高山和狄安娜身上的,所以這條繩子也隻是針對石晚秋。不然憑那倆人的身手,別說海拔六千米的玉虛峰,八千米的懸崖說爬也能爬上去。給根蘆葦,她們倆甚至能飄洋過海。好吧,這個有點誇張了……

在遠處看去,以藍天白雲為背景,那連綿不絕的玉虛峰之上,有三個小黑影在山脊處向頂峰緩緩移動著,她們四周隻有皚皚的積雪,除此之外別無他物,顯得蒼茫而孤寂。

可隻要再靠近些,一陣嘹亮的歌聲將這氣氛破壞的煙消雲散。

“一、二、三、四~~”

“聽說過,沒見過,兩萬五千裏呀!

有的說,沒的做,怎知不容易呐?

埋著頭,向前走,尋找我自己啊!

走過來,走過去,沒有根據地……”

高山閑著沒事,幹脆脫下麵罩唱起了歌。這首《新長征路上的搖滾》在前世可謂大名鼎鼎,是崔建第一張專輯中的主打歌,發行於1989年。同時,這張專輯也是國內發行的第一張原創搖滾專輯,奠定了崔建搖滾教父的名頭。不過如今,盡管崔建仍然是搖滾教父,可這首歌因為是高山MP3裏的珍藏,所以並未出現,取而代之的則是另一首經典。

在唱這首歌的時候,高山所唱出的效果和崔建完全不同,吐字清晰、幹淨有力,透著一股果敢而堅定的勁兒。將長征+搖滾這兩種因素,完全唱出來了。

而崔建的那個是另一種效果,他的嗓子更嘶啞些,聲音也更加滄桑。最重要的是,崔建在唱這首歌的時候吐字不清,比較含糊。有人說這是個人風格問題,不過我覺得這裏是有原因的。

因為他的歌曲大部分節奏都非常快,短促到沒有時間逐字修飾出音色,聲音會很無力,於是他用氣息推動演唱,這樣吐字就很有力氣了,可這種方式又直接導致了吐字不清晰。

但高山完全沒這個問題,他渾身上下連汗毛都能控製,讓它躺著它不敢立著。對嗓子的控製當然也是細致入微的,唱的時候一個字是一個字,還不影響歌曲的節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