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爾文曾說:“任何改正都是進步。”麵對錯誤,能夠真誠地說“對不起”的人,是敢於麵對錯誤、勇於負責任的人,也是希望自己更加優秀的人。因此,麵對錯誤,不要害怕說“對不起”,你不僅不會因此而沒有麵子,相反,你能夠贏得大家的尊重和愛戴。
智慧感悟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知錯能改,善莫大焉。誰都有可能犯錯誤,關鍵在於要敢於直麵自己的錯誤,並能糾正錯誤,這樣就會向著美好的人生目標邁進。
(1)要虛心接受別人的批評、指正,對給予自己指正的人要表達感激,而不是打擊報複,給穿小鞋。
(2)麵對錯誤要坦誠地說對不起,以征得對方的諒解或寬容。
(3)發現了自己的錯誤,要及時、主動地糾正或改正,無論事情的大小。一旦來不及糾正而釀成後果的,除賠禮道歉外,還要給予精神上的安慰和補貼。
勇於麵對錯誤、承認錯誤,不失為人生的一劑良方。
您孩子懂得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嗎
案例
某日,一個調皮的孩子將校車損壞了,受到停乘校車一周的處罰。因此,這個調皮的孩子隻好每天步行去上學。
其實,這個孩子家境不錯,完全可以坐自己家的車去上學。可是,令人們不解的是,他母親堅決支持學校的懲罰,當人們問到為什麼不用家裏的汽車送孩子去上學時,這位母親回答說:
“不,他應該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母親的堅定態度讓孩子清楚地認識到,他必須為自己所犯的過錯“買單”。
案例分析
如果類似的事情發生在我們身邊,我們會怎麼處理呢?應該有兩種可能:一種是由家長出麵與學校交涉,請求撤銷對孩子的處罰;另一種是家長親自開車送孩子去上學。家長的態度強化了孩子的這樣一種信念:沒關係,什麼事情都有爸爸媽媽處理。
因此,我們總能在學校看見為粗心的孩子送書本、文具的家長,也總能看見想方設法幫助有不良行為的孩子逃避學校處罰的家長。
也許這些家長也對自己孩子的不良行為很生氣,但是沒有想過應該讓孩子為自己的行為承擔責任。因此,家長的一次次寬容、溺愛,逐漸讓孩子養成了缺乏責任感、任性的性格,以至於孩子漠視學校的紀律,輕視學校、社會的規範,這對孩子的成長是有百害而無一利的。
智慧感悟
梁啟超曾說:“患難困苦,是磨煉人格之最高學校。”現在的孩子絕大多數是獨生子女,嬌縱是很多家庭撫育孩子的方式。過分的寵愛,無休止的滿足,在孩子心中就會形成“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概念。因此,隻要他渴望得到的,就會毫無顧忌地去抓、去取。這些從小嬌慣、過度保護、養尊處優、為所欲為的孩子,將來走上社會難以對自己的行為負責,又怎麼會具有對國家、社會以及他人的責任心呢?
所有的父母都深深地愛著自己的孩子,但“憐子”不是“縱子”。父母在埋怨現在的孩子不知感恩、不懂珍惜的同時,也應該問自己: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父母給予了他們什麼?請放開嗬護的雙手,硬起心腸,讓孩子在跌撞中曆練,讓他們懂得該為自己的過失負責。
測測你有多強的依賴性
測試說明
獨立自主是性格中非常重要的一麵,但是生活在這個社會裏,我們必須相互扶持,久了,自然會產生依賴心理。那麼,你身上的依賴性到底有多強呢?
如果你明天必須要早起,你定好了鬧鍾。那麼,你會把鬧鍾放在哪裏呢?
A.需要伸手才能拿到的地方
B.放在枕邊,輕意能夠聽到
C.盡量遠點,但是保證能聽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