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間萬物皆由元素和能量所組成,物質隻是元素和能量的實體化。
元素作為世間最基本的單體,其種類紛繁複雜,其中最為常見的是金、木、水、火、土等元素,而能量作為另一種基本構成,其種類雖不及元素,亦差不了多少,其中常見的有光、風、電等能量。
元素和能量組成世間的一切,它們都是有靈性的,或者說是有靈氣。對於這些虛無的靈氣,動物和植物能直接感應並進行無意識的吸收,一旦這些動植物吸收足夠的靈氣,就能夠進化,也就是成妖、成怪,甚至成精。
隻是如此吸收,不僅緩慢無比,而且雜而不純,因此妖的數量相對於它們龐大的基數來說,就顯得太少了,可說是萬中無一。
而對於人類,由於受到外界的蒙蔽太多,它們對於靈氣感應不到,無法直接吸收,它們靠的是感悟。
何為感悟?有所感,進而得悟!
佛道皆以打坐來感悟元素和能量的存在,盤膝於地,頭頂於天,直通天地,抱元守一,摒棄雜念,心無掛礙,如此這般將自身與自然間的聯係拉到最近的距離。
悟是一種玄妙的境界,有道是感於體,悟於心,凡皆感,不可觸,一朝醒悟心自明。說的感悟靈氣是一件難度很高的事情,一是要資質天賦,二是要舍得放棄世間一切誘惑。
所以人類能感悟到靈氣的人亦是少之又少,可幸的是人類感悟到的靈氣純度極高,一旦有所感悟,便可日進千裏。
對於靈氣的吸收,妖、佛、道各有各自的叫法,妖界認為萬物生靈之所以有生機,皆拜元素能量的靈性所賜,他們於是將之尊稱為靈氣。
道家認為,道衝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說的是“道”是空虛無形的,可卻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它十分深淵,就好像萬物的根本,它是那樣深暗,卻又好像是實在的,不知道它是由誰產生的,好像是在象帝之前。
他們認為世間的本源‘道’就是靈氣,一旦感悟,即化虛為真,所以他們將之稱為真氣。
佛家認為阿彌陀佛永生慈悲宣說淨土一法,在他的光中示現無量的化身到十方微塵數的刹土,來講說淨土一法,接引一切眾生。隻要聞信這個法門,隻要發願願意去,隻要念“南無阿彌陀佛”名號,都能感通阿彌陀佛的大悲願力,都能到達西方極樂世界。
他們所說阿彌陀佛的無量化身即是靈氣,感悟到靈氣便是感通了阿彌陀佛的願力,因此他們將靈氣稱為願力。
因法而生,無法則滅,法即源,源本靈氣,各家雖對靈氣有各自的理解,但相互之間交流時都將之統稱為法力。
獲取法力,就有可能對元素和能量進行操控。孫悟空的七十二般變化說的就是這種操控能力,七十二般變化並不是說隻能變成七十二種物質,而是指操控的一個級數,達到這個級數就能為這個範圍內法術提供足夠的元素和能量。
但這也不是隨心所欲就能操控的,需要一心、全力,對元素操作達到入微的境界,對能量的引導達到行雲流水的地步。孫悟空在和那二郎神鬥法時所幻化的廟宇,就是因為分了心,沒能進入入微境界,從而導致尾巴不能變化出旗杆而漏了陷,被那二郎神發現。
人心是最堅韌、最專一的,雖然有時候也很複雜,但是一旦確認了目標,卻也能持之以恒,所以人的操控能力是最強的,這也是多少妖怪終其一生想要幻化人形的原因。
操控元素能量的另一個必要條件就是參透規則。
世間能量元素的分類多種,各自間有不同的規則,參透規則其實就是參透使用方法和技巧,在規則內借助法力操控能量元素。當然,參透規則的最終目的還是掌握規則,並將各種規則揉合產生出更大威力的技巧,也就是控法之術,統稱為法術。
所以法力的高低、法術的強弱是反映一個人綜合實力的表現,法力高而法術弱的人,空有法力而無法使出,多需要借助法寶攻擊,法力低而法術強的人,隻能掌握規則並創出需要底法力高攻擊的法術。
樹仙生,應該是修行道路上最幸運的人。對自然界各種能量元素具有天生的感應,自然類規則天生地印在腦海中,隻需要學習掌握規則技巧即可,而不用再去參透其規則的本質,相當於一腳踏進了自然類規則的大門。
胡聖、孫悟空都在的時候,樹仙生法力值已經達到了162級,是包括風、火、水、土、光、遊離等能量元素的綜合值,但隻掌握了大地土屬規則,僅能使用到土和遊離能量元素,其餘隻能感受而無法使用,所以那時候的實力還沒有孫悟空那麼強。
大概隻能達到金怪的級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