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清潔安全廉價的新能源—釷
人才與知識
作者:車長波?高煖
作為未來的一種新能源,釷相對鈾具有高效、清潔、安全、廉價等特點,其發展前景已引起世界各國及科學家們的高度重視和普遍看好。許多國家不惜斥巨資,對應用釷及建設釷基反應堆進行技術攻關,以期早日為本國經濟發展提供長久穩定的能源保障。
基本概況
釷是由瑞典化學家J.J.Berzelius於1828年在挪威的黑色花崗岩中發現的,化學元素符號是Th,原子序數90,原子量232.0381,屬錒係元素。天然釷隻有一種同位素Th232,具有放射性,釋放出α粒子,半衰期1.39×1010年,最後變成Pb208。
釷是典型的親石元素,主要有獨立礦物、類質同像及分散三種賦存狀態。在天然化合物中,僅以四價態存在,地球化學習性穩定。實際資料中顯示高溫、高壓下釷的活性增加,可以在熱流體(水介質)中,以絡合物形式進行遷移,在花崗岩、堿性岩等侵入體內部或附近的圍岩中形成高溫釷礦床。釷的亞硫酸鹽、磷酸鹽、碳酸鹽等,在流體中穩定性較差,基本為沉澱物。
大陸火成岩岩石係列中,酸性和堿性岩釷質量分數最高,沉積岩中,陸源沉積建造具有相對較高的釷豐度值。釷礦床主成礦類型為碳酸岩型和脈型,兩者占到釷總資源量的71%。釷礦床大部分資源量來源於含釷副礦物。我國釷資源主要賦存在幾類釷礦床:1.正長岩、堿性岩和過堿性岩中的釷礦床;2.熱液脈狀釷礦床;3.釷砂礦。
世界釷資源十分豐富,已知的釷礦物和含釷礦物約有120種,其中大部分含鈾和稀土元素,主要釷礦物有:方釷石、釷石、獨居石。曾進行過釷礦勘查和有過釷礦記載的國家有40多個,分布在歐洲、美洲、非洲、亞洲及大洋洲。
釷資源較多的國家有巴西、土耳其、美國、印度、澳大利亞。2008年,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與核能源署(NEA)共同發布一篇報告,美國的釷探明儲量約40萬噸、土耳其為34.4萬噸、印度為31.9萬噸。到2009年,澳大利亞宣布其達到48.9萬噸。
我國釷資源比較豐富,據不完全統計,20多個省份已發現相當數量的釷資源。2005年中國科學院的資料顯示,內蒙古白雲鄂博礦區釷儲量約為22萬噸,約占全國釷礦產儲量28.6萬噸的77.3%。
釷能源的優勢
釷經過中子轟擊可轉化為原子燃料鈾233,因此它是潛在的核燃料。20世紀50年代,科學家們已經認識到釷是開發核能源最好的材料,但由於處在特殊的曆史時期,商業利益高、軍事用途大的鈾得到了大力發展,釷則被束之高閣。當前在綠色環保主題和核危機恐慌的背景下,釷順理成章地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作為一種清潔能源,釷能自身具備的很多優勢再次被人們所認識。釷的儲量是鈾的3-4倍,而且100%可以利用。地殼表麵的釷就是釷-232,幾乎不含釷的其他同位素,在原料提取中十分方便。釷資源量大、利用率高,決定了釷的價格較鈾要低,更加經濟。釷在能源利用與廢料處理方麵,亦有著過人之處。釷在核反應中能更充分地釋放能量,一噸釷裂變產生的能量抵得上200噸鈾,相當於350萬噸煤炭。釷雖同為放射性元素,但它的放射性遠低於鈾。釷在裂變過程中產生的核輻射隻有鈾裂變的0.6%。在核廢料處理方麵,釷能核電係統隻會產生極少量的鈈。釷產生的放射性廢料比鈾少50%,毒性周期不到200年,更易處理。另外釷燃料的反應堆在大氣壓力下運轉,分解過程不產生氫,發生事故不會造成廠區爆炸。釷裂變實驗證明,釷的核反應過程具有很高的可控性,釷元素一旦脫離核反應的高溫或富中子環境,核反應就會立即停止,釷能源使用的安全性是其他核能無法比擬的。“轉化率高、增殖力強、高毒性放射性核素量少、防止核擴散、化學性質穩定”是釷-鈾燃料循環所具有的優勢。
國外研究進展
國際上釷核能利用研究大體分為三個階段:上世紀60-70年代,由於石油危機,促進了核能的發展,也帶動了對釷利用的研究,美國、日本、印度、英國、加拿大等國在不同程度上,在各種實驗堆和動力堆中使用過釷燃料。80-90年代,由於鈾的大量發現導致價格下降,以及核事故對核能利用的負麵影響,多數國家中止了釷燃料利用的研究。唯有印度始終堅持釷燃料循環的研究開發。90年代以後,一些發達國家又重新對釷燃料產生了興趣。他們重視釷鈾燃料循環研究的主要目的有四點:一是充分利用釷資源保障核燃料可靠供應;二是利用釷燃料反應堆焚燒大量庫存的軍用和民用鈈;三是利用釷基燃料循環顯著降低核電站廢物毒性;四是利用釷基燃料循環顯著提升防核擴散能力。基於上述要點,各國均針對快堆、重水堆、輕水堆、高溫氣冷堆、石墨慢化堆等的釷基燃料循環,開展了大量不同程度試驗規模的研究工作,並製造出燃料進行了入堆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