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今家庭,有不少兒童與祖輩即祖父母、外祖父母關係密切,而與父母相對要疏遠一些,甚至有些祖輩與孫輩們,在某種程度上還成了互相間的精神寄托。而且,老人對孫輩的疼愛,大大超過父母對子女的疼愛。這種祖輩對孫輩超乎對子輩的感情,俗稱“隔代親”。
春暖花開,我抱著小外孫女到廣場上看風箏,她的脖子才剛剛能夠抬起,我抱著她走在廣場兩側的街心花園,觀看桃花盛開的樹枝上唧唧喳喳不停地鳴叫、歡樂地飛來飛去的小鳥,她伸出小手不停地搖擺。到了廣場,看到漫天五彩繽紛的風箏,更是轉頭旋頸,手舞足蹈,並不時地抬起頭來向我微笑,這時一種莫名的感動就會從我的心底流向每個毛孔,使我情不自禁地親親她的小臉蛋。
現在,每當她聽到我從外邊回來,先是搶著為我開門,然後一邊為我找拖鞋一邊說:“姥爺,換鞋呦。”然後說:“姥爺,我給你摘帽子。”我隻得趕緊把腰哈下讓她摘。之後,又幫我拉上衣的拉鏈脫衣服,拽褲腳幫我脫褲子,嘴裏不停地“姥爺、姥爺”地叫著。每當此時,一種無以言表的幸福感便油然而生。尤其是我打乒乓球回來,她會接過我手中的球拍說:“姥爺,我幫你洗球拍吧。”看著她那稚嫩的小手在球拍上仔細地抹來抹去,更使我由衷地感動和驕傲。每每想起我那漂亮乖巧、聽話懂事的外孫女,就深深地體會到了含飴弄孫的天倫之樂。
一位姥爺在博客裏這樣寫下自己帶外孫女的心情。
一天工作下來,無論怎樣疲乏、勞累,回到家裏,見到我的孫子、孫女,所有的疲乏、所有的煩惱都拋到了九霄雲外。
孫子和孫女聰明伶俐,非常可愛。每次下班回家快到家門口的時候,他們倆都會爭前恐後的跑過來,這個拉著我的胳膊,那個拽著我的衣服“爺爺、爺爺”的叫著,孩子那甜甜的、帶有稚氣的聲音讓人感到心花怒放。進到屋裏,這個讓你給他講故事,那個讓你陪她玩。這個問長,那個問短,我都有點招架不住了。有時倆人還會為了爭爺爺打起來,這個說是我爺爺那個說是她爺爺,大有把我一分為二的氣勢。我被孩子的天真、稚氣所感染,仿佛自己也年輕了許多。
每天伴隨著孩子成長,心中有一種特別的幸福感。再加上每天與兩個可愛的孩子一起玩耍,用孩子般的語言一起溝通,一種童心、一種純潔、一種無憂無慮、一種不知世上還有煩惱的感覺油然而生。這就是我的天倫之樂。
一位“與你同醉”爺爺也是如此陶醉在天倫之樂中。
人之所以有“隔代親”,並不是說老人對自己的子女就不親,而是他們做父母時,年紀尚輕,還不大會親;剛剛走上社會,忙於工作、事業(過去人因貧窮還得忙著想辦法弄飯吃),也沒時間親。到了老年,因人生經曆,對親情的認識愈加深刻;加之,人老了,兒女也大了,不好慣了,慣慣孫輩,正是時機,也是一種樂趣;再者,親孫輩也是對兒女小時“親得不夠”的一種補償,是間接對兒女親。這也是血脈交融,家庭和睦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