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相親(2 / 2)

“沒錯,我是孤兒,是國家希望工程的受益者……”樂語停住話語,有些失神,有些說不清道不明的慚愧感,自己大學畢業後好像沒有為這個國家這個社會回饋過什麼。

辛穎自然無法得知樂語的別樣心思,笑道:“我們可以點餐了嗎?我肚子真的好餓。”

樂語招來服務生請辛穎點菜,辛穎也不矯情,沒有去看菜單,直接點了一份鍋燒河鰻、一份糟毛豆、一份冬瓜鮮肉湯,看了看樂語,又補充道:“再加一份生煎吧,要不然你可能吃不飽。”

“謝謝。”樂語道,“再來兩客菜飯如何?”

“行,知道這裏的菜飯好吃,看來做了功課啊。”

樂語示意服務生自去安排,微笑道:“來之前在網上查這個餐廳的地址,順便看了看菜式和網友推薦。”

“嗬嗬,全重慶就這家的本幫菜最正宗,一定對得住你的胃。”

“喜歡就好。”

“大羅師兄說你做律師和電子商務?”

“他說我做電子商務?其實,我隻是在淘寶上開了個網店,做代購。另外,在一間律師事務所掛了個名,不過很少接業務。”

“他說你本科時在政法大學是數一數二的風雲人物,原本保送研究生的,可是你不願意讀了。”

“沒有那麼厲害,我……隻是想自食其力。”

“以你的成績,進法院也沒問題啊,是因為想掙錢才做律師的?”

“有這個原因,還有就是,其實我比較懶散,固定工作不太適合我。大概,一直缺乏管教吧。”樂語語氣平淡。

辛穎聽著楞了一下,想到樂語孤兒的身世,一時間不知道該說什麼。

“大羅說你是上海人?”樂語道。

“他說得不準確,我父親是上海人,當年三線建設的時候來的重慶,我可是土生土長的重慶人,最喜歡麻辣,嗬嗬,不過,今天想換下口味。”

三線建設樂語知道。大約1964年開始,國家在中西部地區的13個省、自治區進行了一場以戰備為指導思想的大規模國防、科技、工業和交通基本設施建設。其開始的背景是中蘇交惡與美國在中國東南沿海的攻勢。三線建設是中國經濟史上又一次大規模的工業遷移過程,其規模可與抗戰時期的沿海工業內遷相提並論。雖然建設地點都比較偏僻,但是三線建設也成為中西部地區工業化的重要助推器。在重慶就建立了不少大型國營工廠。當然,現在“國營”已經被“國有”這個詞語所代替。

“我有個同學也是工廠子弟,他說那時候的大型國營工廠完全就是一個小社會,商店、學校、醫院、菜市場,甚至是電影院,什麼都有。廠裏的職工就算沒深交至少也掛著麵相,小孩子們更是互相都認識。”

“是的,那時候的工廠一切自給自足,在生活上與外麵的社會聯係很少。”

“所以我同學得出一個結論:找女朋友就要找大型國營工廠出生的女孩。”樂語本來是順口說出這句話,突然想到這種場景下似乎會別有所指,立即停下,推了推自己的眼鏡。

起點中文網www.qidian.com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