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英雄在國內很火,但在韓國人那邊已經火過去了。依舊是比賽節奏的原因,四十分鍾以上的比賽越來越多見,這直接導致******這個超前期的ADC在中後期打不出輸出來。******的強勢在於線上以及小規模團戰,2v2和3v3能力都很強,而且也可以作為上單和中單存在。
相比之下,老鼠在出了破敗後1V1很厲害2v2也不虛,但是麵對三個,尤其在有突進或兩個C位在的情況下,就有些束手束腳了。
團戰時,老鼠需要在層層保護之下輸出,要不然就是個被秒殺的脆皮。3V3這種局麵意味著老鼠至少要麵對除了常規輔助以外的兩個輸出點,如果隊友控製不足很容易被一路追趕打不出半點輸出。
老鼠這個英雄的第一克星應該是妖姬,以妖姬的機動能力,不管老鼠躲在哪裏,進去一套基本上老鼠就黑屏了。有閃現的安妮或辛德拉對這個英雄同樣致命,但沒有妖姬帶來的威脅大。
妖姬輔助在現在的比賽格局之中算是非主流裏麵的主流,還是比較常見的。想要輔助玩的溜,必須熟悉中單和打野兩個位置。一個是練技能釋放的準確度和時機,畢竟輔助這種沒經濟買裝備的位置和中單法師一樣,都是靠技能吃飯的,每一個技能都要珍惜使用。
練習打野為的是鍛煉大局觀,輔助基本上在團隊內是最沒有人權的存在,滿世界插眼排眼還沒有裝備支撐。因此需要輔助能夠靠著智慧和觀察力自保,職業選手還要讓這份能力惠及隊友,
A戰隊那邊拿出來對付老鼠和娜美的是李元芳加弗雷爾卓德之心布隆。
聯盟第119號英雄,弗雷爾卓德肌肉大光頭Braum在國服被音譯成布隆,在很久之前就已經有了預兆。
雖說不知道braum是哪國語言,不過網友們按照英語發音規則在英雄上線前一直叫他巴姆。
由於國服在美服韓服把英雄都玩爛了的情況下都沒公布這個英雄的中文音譯名,睿智得一逼的網友們猜測,搞不好這個音譯出來之後或許會很坑。
現在這個英雄上線了,音譯讓人很難理解。長久以來提莫隊長的teemo就經常被國人品寫成timor,因此產生許多吐槽,現在需要被吐槽的又多了一個。
新輔助龍洋還沒練熟,在他看來這鬼東西並不是很好用,他已經玩了這個英雄超過二十盤了。
這個英雄的線上思路就是找機會來一波脆的,跟以前流行的下路一波流是一個套路,可惜現在的玩家很少會這麼頂著強勢英雄硬拚了,隻有在小學生段位裏才會出現被新英雄打得找不到北的情況。
現在國服的布隆已經是被削弱後的版本了,削弱了一些傷害和抗性。就像是許多熱門新英雄一樣,國人再一次沒能體驗到真正變態的新英雄。在李元芳出來的時候,大招傷害碉堡,納什之牙流的李元芳在大招機關槍一樣掃過後,可以打掉大龍半血以上,國人卻是沒見識過這種盛況。
龍洋對新英雄的定位很簡單,那就是線上消耗能力不足,順風還好,一朝被壓那就要被一直壓到尾。而且由於控製不太穩定,很容易被硬控輔助搶奪先機。
李元芳算是最容易配合布隆的英雄了,或者說布隆像是為了李元芳在線上量身定做的一個輔助。布隆的被動可以被李元芳一Q兩刀的機製下快速觸發,爆發流李元芳又非常符合布隆線上的進攻思路。
在團戰中,新英雄的保護能力很強,可以靠著E技能為核心英雄吸收一波彈道傷害,普攻即是控製的機製有效限製了劫一類的突進刺客。不過這個英雄的的弱點也很明顯,那就是天過依靠硬鋼了。
如果是均勢團戰,布隆確實可以按照劇本打出不錯的存在感出來。萬一是弱勢,布隆的被動控製基本上也就沒辦法觸發了。道理很簡單,在弱勢情況下還要分出三個平A的時間去控製一個提防,不但分散了輸出不說,還浪費了走位、逃跑的時間。
這是控製機製上的問題,算是團戰硬傷。雖說看起來並不致命,但打起團來總是給龍洋一種束手束腳,被人牽著鼻子走,主動權為零的感覺。因此,布隆和金克斯一樣都是順風英雄。龍洋不喜歡這種類型的團戰英雄,差不多所有逆境無力的英雄他都不喜歡。
現在線上龍洋的娜美麵對布隆,他覺得自己應該能夠硬碰硬搞定這個家夥。他是先手選擇的娜美,在看到對麵拿出布隆後他很後悔自己沒用莫甘娜。
莫甘娜基本上算是完克這新輔助的,當然,Q的準頭有保證是前提。
兩隊在選擇打野的時候稍微糾結了一下。龍洋對比埃爾這個女人的遊戲風格還是很熟悉的,兩個字,多變。
在幫人代打的時候他不止一次懷疑自己的對手究竟是不是那個比埃爾,感覺上像是有好多人一樣。不過打的時間長了他就發現,這個德國妞玩遊戲相當的靈活多變,屬於隨機應變的類型。